跳到主要內容

何國良:內地電影市場需更多創意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27日 06:35
2017年02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好不容易找到些時間,可以跑去戲院看喜愛演員的最新電影。可能自己已被寵壞了,看了現場收音的電影許多年後,確實不太願意再看配音片。可是想深一層,在片商的角度,兩邊市場的深度差別,又不能不從票房收入方面出發去作安排,只可嘆一句 : 時移世易!


最近,有券商就全球電影市場作了一個專題分析,在此亦與讀者們分享一下。過去5年,全球的電影票房收入以每年4.1%的增速成長,2016年的總收入約為388億美元。其中兩個關鍵市場為美國和中國,美國的票房收入佔全球總票房的29%,中國亦佔了18%。當中,特別是中國市場發展的速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根據資料,在行業穩定發展中,全球新增的電影院屏幕數量達到8%,在亞太區當中,在被大家確認為全球增長的重點下,屏幕的增速更達到19%。而且在屏幕數量方面,中國市場已剛超過美國的總屏幕數量,擁有41,000個,成為全球最多屏幕的市場。另外,由於亞太區的屏幕都是近年新建,這使最新的3D屏幕,在亞太區份額最高,達到65%。


展望總收入按年達12%增長

在電影製作方面,國際市場仍是掌握在四大中,他們亦很懂得市場節奏,利用他們手頭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 ,不斷地製作相關而又連貫的電影去令一眾戲迷乖乖交出口袋中的銀両。


在中國,電影市場仍不算是完全開放,純海外製作的電影仍受每年配額的限制,市場因而出現不少合拍片以突破這規範。對未來市場的展望,報告相信在未來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和觀看電影習慣改變的利好下,市場總收入有望達到每年12%的增長。由於,在中國主要城市人口中,人均每年進入電影院次數為1.6次,相對美國成熟市場的4次,仍然有不錯的上升空間,而且,從文化角度去想,電影作為一種消閒娛樂的選擇正好迎合現在中國的主要消費群,因此,我們應會看到一個產業走向繁盛。從產業鏈的分析,在現階段,受惠的子行業以內容製作和電影院經營兩個範疇為主。


但有一點讀者們考慮投資這行業時要注意的是,畢竟這是一個消費相關行業,而且,消費群的口味對這個電影行業尤其重要,過去兩年因行業增長急速,出現了不少水準不盡預期的作品,使中國整體票房在2016年出現了低增長,形成相關股票走勢轉弱,在缺乏像海外製作機構的IP,只好依靠無限的創意去產出更多的《美人魚》,將會是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