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匯控渣打已反映利好因素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27日 06:35
2017年02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匯豐控股(0005)於上周二中午公布差勁業績後,至上周五收市股價在短短3個半交易日內大跌7.6%。另一邊廂的渣打(2888)上周五收市後公布業績,同樣遜於市場預期,拖累股價於倫敦交易時段大跌2.7%。究竟這類國際銀行股的前景如何?銀行股專家何偉華接受今次專訪時亦有詳細分析。


明報記者 葉創成

何偉華在2001至2005年先後任職法國巴黎銀行及貝爾斯登,專門研究銀行股。


何偉華在接受訪問時指出,分析國際銀行股一定要留意收入增長及資本變化,「投資者最關心國際銀行股的收入增長能否維持,因為這些銀行的重組及『瘦身』已進入尾聲,有人覺得有關負面影響已減少,料其第四季收入增長會較預期好。另外,資本充足比率亦十分重要,因為這會影響相關銀行日後增資、派息及回購的籌碼。」


渣打第四季業績相對優於匯控

記者翻看匯控第四季業績報告及彭博數據,期內收入為105.8億美元,按年大跌26.6%,按季亦減少16.6%;匯控去年底一級資本比率為13.6%,雖然按年增加1.7個百分點,惟按季卻減少0.3個百分點。這是2015年第四季以來,匯控該兩大指標首次按季同步轉差,就此而言,其股價於業績公布後大跌,亦屬合理。


至於渣打第四季經營收入為35.3億美元,按年上升8.2%,按季亦微升2%,表現並不差;該行去年底的一級資本比率為13.6%,按年上升1個百分點,按季亦上升0.6個百分點,情况甚理想。若以該兩大指標而言,渣打業績並不差,記者認為其股價下跌可能反而是低吸良機,至少值博率應該比匯控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四季收入及去年底的一級資本比率均屬歷史數據,而買股是看前景的;何偉華分析,就國際銀行股而言,最重要是能否真正受惠息率向上,改善盈利。


存款基礎愈強愈受惠HIBOR上升

國際銀行股自特朗普去年11月8日當選美國總統以來股價向好,原因是市場預期特朗普將大興土木增加基建開支,令當地經濟加快增長,通脹升溫,故美國10期國債孳息率顯著上揚,帶動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LIBOR)抽升,由於本港實施聯繫匯率,港息長遠跟隨美息,故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期內亦錄得可觀升幅。


何偉華分析,由於本港上市的國際銀行股的樓宇按揭貸款業務,大部分是以HIBOR為基準利率,隨着HIBOR上升,有利其利息收入增加:「利息上升肯定對銀行有好處的,問題是有多大好處而已。每間銀行對利率的敏感度均不一樣,例如有些銀行主要靠在HIBOR市場拆入資金,受惠程度便較小;但在本港上市的國際銀行股,均有很強的零售客戶存款基礎,因此利息開支近月升幅有限,但其以HIBOR為基準貸款予客戶的利息收入卻顯著提升,故利息收入增長應該高於利息開支增長。」


調整資產負債表迎加息 主宰未來盈利

何偉華關注到銀行有否調節資產負債表,以強化加息對盈利的正面影響,「國際銀行股若認為利息上升將成為趨勢,過去兩三個月應已調節資產負債表,例如增加浮息長期貸款,令其貸存組合對利率的敏感度提高。美國銀行股一般會詳細公布有關資料,而本港上市的國際銀行股則沒這慣例,但這些數據很重要,會影響銀行股的中長期盈利表現,尤其是其股價過去1年已上升不少,是否已充分反映未來6至12個月的利好因素呢?」


[封面故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