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七警案定罪判囚兩年,在社會惹來巨大迴響,有市民批評警權過大,要求警方道歉;警隊普遍認為法官判刑過重,並投訴執勤期間屢遭挑釁,要求設立辱警罪。警隊與社會上部分人士的對立氣氛升溫,令人憂心,現在推動辱警罪立法,更不會是緩和關係的出路。法國國會上周通過新公安條例,擴大警權並加強對辱警的懲罰,然而不滿警員濫用暴力的示威,反而愈演愈烈。當中啟示,值得港人思考。
法警性侵黑人掀示威
修例擴大警權添怒火
法國警察長期被斥濫用暴力,每年有10至15人死於執法者之手,大多數個案中,死者都沒有持械。回顧過去30年涉及法國警察的死亡事件,只有三成警員定罪,入獄的更只有5%,惹來「輕判放生」的質疑。去年7月,一名黑人青年被法國警方拘捕,死於扣留所,事後證實死因是窒息,警員涉嫌濫用暴力,卻未有遭到刑事追究。及至本月初,22歲黑人男子泰奧在巴黎市郊被4名警察截查身分證,遭人毒打及用警棍性侵襲擊。案件震驚法國,觸發連日示威騷亂,可是4名警員堅稱,疑犯「暴力」拒捕,必須出手制服,代表警員的律師更說,警棍不過是「意外」插入肛門。法國總統奧朗德探望泰奧,強調伸張司法公義,然而在另一邊廂,法國國會卻放寬警察動武的限制,同時加強對辱警的懲罰,惹來不少質疑。
新法例是因應警察工會要求而推出,容許警方在更多場合下使用致命武力,至於辱警罰則也相當重,「蔑視執法」最高可判囚1年和罰款1.5萬歐元。法國設有侮辱公務員罪,一年個案接近2萬宗,當中不少牽涉辱警。在侮辱公務員罪之下,法官一直比其他公僕得到較多保障,惟有當地法官認為法國警員近年執法處境愈益艱難,應讓警員跟法官享有同等級別保障。不過人權組織擔心,「辱警」可能為警察濫用暴力和肆意拘捕,提供更多藉口。
法國警民關係惡劣,多少拜政客所賜。巴黎市郊是貧困少數族群聚居地,失業者眾,治安不靖,騷亂頻生,多屆政府都沒有認真處理這些深層次矛盾,令駐守警員身處九反地帶,為求自保唯有愈益暴力。過去兩年奧朗德政府強推勞工改革,引發激烈抗議浪潮,令警隊進一步成為磨心。警隊鐵腕執法,對示威者濫用暴力,令民望大跌,至於示威者的武力報復也愈趨激烈,形成惡性循環。去年底,有示威者用燃燒彈襲擊警車,4名警員險告喪命,觸發法國警員破天荒全國示威,抗議示威者仇警,要求保障執勤安全,促成今次法國國會修例擴大警權。與此同時,一些政客趁機煽風點火,亦令到事態更趨政治化。極右總統候選人馬林勒龐及其國民陣線聲言,要給警方提供充分資源和權力,讓他們得回「應有尊重」,令她在警隊中廣獲支持,然而這對紓緩警察與民眾的對立,根本毫無幫助。
從法國看香港,兩地情况不同,難以相提並論,惟警民關係緊張,必然危及社會安寧,際此關鍵時刻,各方必須審慎克制,避免火上加油。仇警問題不能靠鐵腕化解,辱警罪也無法確保警員得到尊重。香港社會各界應以法國警民暴力衝突為鑑,冷靜化解困局。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法警性侵黑人掀示威
修例擴大警權添怒火
法國警察長期被斥濫用暴力,每年有10至15人死於執法者之手,大多數個案中,死者都沒有持械。回顧過去30年涉及法國警察的死亡事件,只有三成警員定罪,入獄的更只有5%,惹來「輕判放生」的質疑。去年7月,一名黑人青年被法國警方拘捕,死於扣留所,事後證實死因是窒息,警員涉嫌濫用暴力,卻未有遭到刑事追究。及至本月初,22歲黑人男子泰奧在巴黎市郊被4名警察截查身分證,遭人毒打及用警棍性侵襲擊。案件震驚法國,觸發連日示威騷亂,可是4名警員堅稱,疑犯「暴力」拒捕,必須出手制服,代表警員的律師更說,警棍不過是「意外」插入肛門。法國總統奧朗德探望泰奧,強調伸張司法公義,然而在另一邊廂,法國國會卻放寬警察動武的限制,同時加強對辱警的懲罰,惹來不少質疑。
新法例是因應警察工會要求而推出,容許警方在更多場合下使用致命武力,至於辱警罰則也相當重,「蔑視執法」最高可判囚1年和罰款1.5萬歐元。法國設有侮辱公務員罪,一年個案接近2萬宗,當中不少牽涉辱警。在侮辱公務員罪之下,法官一直比其他公僕得到較多保障,惟有當地法官認為法國警員近年執法處境愈益艱難,應讓警員跟法官享有同等級別保障。不過人權組織擔心,「辱警」可能為警察濫用暴力和肆意拘捕,提供更多藉口。
法國警民關係惡劣,多少拜政客所賜。巴黎市郊是貧困少數族群聚居地,失業者眾,治安不靖,騷亂頻生,多屆政府都沒有認真處理這些深層次矛盾,令駐守警員身處九反地帶,為求自保唯有愈益暴力。過去兩年奧朗德政府強推勞工改革,引發激烈抗議浪潮,令警隊進一步成為磨心。警隊鐵腕執法,對示威者濫用暴力,令民望大跌,至於示威者的武力報復也愈趨激烈,形成惡性循環。去年底,有示威者用燃燒彈襲擊警車,4名警員險告喪命,觸發法國警員破天荒全國示威,抗議示威者仇警,要求保障執勤安全,促成今次法國國會修例擴大警權。與此同時,一些政客趁機煽風點火,亦令到事態更趨政治化。極右總統候選人馬林勒龐及其國民陣線聲言,要給警方提供充分資源和權力,讓他們得回「應有尊重」,令她在警隊中廣獲支持,然而這對紓緩警察與民眾的對立,根本毫無幫助。
從法國看香港,兩地情况不同,難以相提並論,惟警民關係緊張,必然危及社會安寧,際此關鍵時刻,各方必須審慎克制,避免火上加油。仇警問題不能靠鐵腕化解,辱警罪也無法確保警員得到尊重。香港社會各界應以法國警民暴力衝突為鑑,冷靜化解困局。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