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政通人和,是所有從政者的共同目標。「人和」的價值,不止是社會能夠團結、老百姓能夠在和諧氣氛下生活,也是政府實現「政通」的必要基礎。
轉眼間,我宣布參與行政長官選舉已經一個月。一個月來,我對我的參選信念:「重建信任」、「團結社會」、「重燃希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正如我在參選宣言所講:「我深信今天的香港,最急切的就是要建立信任、團結社會、重燃希望,因為如果社會無信任,香港人不團結,年輕一代不能對未來抱有希望,即使我們如何努力,我們都不可能一起看見一個更好的香港。」
過去幾年,香港人一同見證嚴重的撕裂和對立,社會上瀰漫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氣氛,大大損害了人與人之間,以及市民與政府之間的信任。在社會缺乏信任的環境,政府施政舉步維艱,即使是一些無關政治、有益民生的政策,在高度政治化的環境下,都同樣會引發激烈爭拗,政府工作事倍功半,公務員同事難免氣餒。更甚者,政府人員與個別公眾人士因政治議題被迫處於對立面,甚至引發衝突,都絕對不是我們希望看見的結果。
要帶領香港重新向前,政府當然需要合適到位的政策,和克服困難的決心;但更重要的條件,是人與人、人與政府之間能夠重建信任,否則,若社會的氣氛不改變,政府繼續無法團結市民,就算我們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政策、就算執政者有多大的才能和善意,未來5年的社會環境、政府施政的難度,都不可能出現太大改變。
兩方面思考重建信任團結社會
不少朋友問我:到底可以透過什麼工作重建信任、團結社會?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第一,新一屆政府的人選,必須要考慮其公信力——若官員的人選能夠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是政府爭取市民信任的第一步;第二,是政府的做事方法——政府的工作若能夠維持高透明度,讓人看見是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凡事有規有矩,市民對於政府的信任,才能夠慢慢累積。
過去一個月,不少朋友讚賞我的選舉工程,特別是我團隊的公關工作,並將一些民調結果,歸功於我團隊的公關手腕。說實話,在我的競選團隊裏面,其實沒有任何大名鼎鼎的公關大員。相比之下,我們花上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去擬定政綱和聯繫選委。我一直都相信,要做好任何事情,每一個環節的重要性都不能忽視;若只重門面工夫,顧此失彼,最後都不能把事情做好。至於被外界稱頌的公關工作,更多是我們希望與普羅百姓直接互動,聆聽他們的聲音,並向大家介紹我的理念。
仔細了解民調數據,不難發現較支持我的朋友,較多是學歷較高,不少也是年輕人,他們都是政府必須爭取的對象。正如我之前在一次傳媒訪問中說,純熟的公關手段或許可以改變幾個人,卻不可能同時改變數以萬計的民眾。與其相信不少香港人受我的公關工夫影響,我更相信他們是對過去香港社會對立撕裂的厭倦,以及渴望社會能夠回復和諧多元面貌的一種投射,相信社會回復信任和團結,才是香港當前唯一的出路。
轉眼間,我宣布參與行政長官選舉已經一個月。一個月來,我對我的參選信念:「重建信任」、「團結社會」、「重燃希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正如我在參選宣言所講:「我深信今天的香港,最急切的就是要建立信任、團結社會、重燃希望,因為如果社會無信任,香港人不團結,年輕一代不能對未來抱有希望,即使我們如何努力,我們都不可能一起看見一個更好的香港。」
過去幾年,香港人一同見證嚴重的撕裂和對立,社會上瀰漫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氣氛,大大損害了人與人之間,以及市民與政府之間的信任。在社會缺乏信任的環境,政府施政舉步維艱,即使是一些無關政治、有益民生的政策,在高度政治化的環境下,都同樣會引發激烈爭拗,政府工作事倍功半,公務員同事難免氣餒。更甚者,政府人員與個別公眾人士因政治議題被迫處於對立面,甚至引發衝突,都絕對不是我們希望看見的結果。
要帶領香港重新向前,政府當然需要合適到位的政策,和克服困難的決心;但更重要的條件,是人與人、人與政府之間能夠重建信任,否則,若社會的氣氛不改變,政府繼續無法團結市民,就算我們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政策、就算執政者有多大的才能和善意,未來5年的社會環境、政府施政的難度,都不可能出現太大改變。
兩方面思考重建信任團結社會
不少朋友問我:到底可以透過什麼工作重建信任、團結社會?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第一,新一屆政府的人選,必須要考慮其公信力——若官員的人選能夠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是政府爭取市民信任的第一步;第二,是政府的做事方法——政府的工作若能夠維持高透明度,讓人看見是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凡事有規有矩,市民對於政府的信任,才能夠慢慢累積。
過去一個月,不少朋友讚賞我的選舉工程,特別是我團隊的公關工作,並將一些民調結果,歸功於我團隊的公關手腕。說實話,在我的競選團隊裏面,其實沒有任何大名鼎鼎的公關大員。相比之下,我們花上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去擬定政綱和聯繫選委。我一直都相信,要做好任何事情,每一個環節的重要性都不能忽視;若只重門面工夫,顧此失彼,最後都不能把事情做好。至於被外界稱頌的公關工作,更多是我們希望與普羅百姓直接互動,聆聽他們的聲音,並向大家介紹我的理念。
仔細了解民調數據,不難發現較支持我的朋友,較多是學歷較高,不少也是年輕人,他們都是政府必須爭取的對象。正如我之前在一次傳媒訪問中說,純熟的公關手段或許可以改變幾個人,卻不可能同時改變數以萬計的民眾。與其相信不少香港人受我的公關工夫影響,我更相信他們是對過去香港社會對立撕裂的厭倦,以及渴望社會能夠回復和諧多元面貌的一種投射,相信社會回復信任和團結,才是香港當前唯一的出路。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