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有評論認為特首選舉參選人曾俊華,是建制內願意維護核心價值的代表人物;泛民如支持他,是支持建制內的健康力量。筆者並不同意,以我的觀察,他喜歡觀看香港足球,只因他是「喇沙仔」;「中蛋」幽默只是他不懂怎樣反應。佔領運動後,我記得他曾指出運動影響了過後幾個月的零售消費增長。這些點滴不能推論什麼。如果要說他有維護核心價值,那就只能說他維護了香港以往「小政府」的核心價值。
曾俊華式的小政府
但是,隨着人口老化,筆者希望提出討論是否還要維持「曾俊華式的小政府」?我們是否需要檢討政府與經濟的比例?當然,我不是鼓吹社會主義式的政府。我只是提出每年用盡收入、不要再積累盈餘,實行「平衡預算刺激方案」(balanced-budget stimulus)形式的「小政府」。
今年的財政儲備預計增加至9000億元,約相等於兩年的政府開支。即是如果特區政府由明天起完全沒有收入,政府仍有經費維持運作兩年。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足夠應付核戰。根據筆者退休前在銀行的經驗,一個國家如果有相等於半年開支的財政儲備,已算足夠;如果有相等於兩年開支的財政儲備,那是非常高的水平。
儲蓄從個人理財的角度是好事,但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就並不一定是好事。原因是宏觀經濟必須平衡才可穩定發展。例如香港特區政府的收入,約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0%。這一項重要的部分,必須轉化為支出或投資,整體經濟才能達至平衡。政府長期從國民收入抽調資金累積盈餘,將導致供應發展經濟的水喉漏水。國民支出跟國民生產不平衡,經濟便難以增長。
經濟配套與人口老化的挑戰
「曾俊華式的小政府」另一問題,是在經濟配套方面。他過往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未有注意經濟的改變。香港輕工業北移數十年後,在商業區內還有很多工業大廈錯配用途;香港成為珠江三角地區物流中心幾十年後,貨櫃車還要停泊在農地上。我不是鼓吹計劃經濟,但是政府需要就市場的發展,有部署地領導全政府制訂工商業政策應對發展方向。過往的「小政府」,似乎未能做到這要求。
「曾俊華式的小政府」另一挑戰,是在人口不斷老化下,照顧老人的支出必然增加。不過我們是有錢應付的,因為香港約9000億元的儲備是屬於我們「嬰兒潮」這一代人的積蓄。根據筆者的研究(註),香港約有七成家庭未有足夠的儲蓄準備退休。原因是香港雖然稅低,但有一種「間接地稅」。中產家庭通過供貴樓、政府實行賣貴地,我們的家庭收入便是這樣落入庫房,最後成為龐大的儲備。因此,這筆龐大儲備的利息和部分本金,都應該用來照顧老化後的這一代人口。曾俊華就是不肯用這些錢,還不斷積累盈餘。
在特首選舉中,筆者提出「量入為出」(現在是支出與收入不相稱)、不再不斷積累盈餘,即是實行「平衡預算刺激方案」。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和胡國興已同意,只有曾俊華不同意。我相信葉劉淑儀也同意,因為她過往也曾批評曾俊華的理財方式。
總的來說,如果曾俊華有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那他只維護了「政府錢是自己錢」的核心價值。如果他需要泛民大量提名才能入閘,那他必須在政綱議題上交功課,不要吃泛民的「免費午餐」。
註:"A Study of the Retirement Investment Asset Allocation and Planned Retirement Age of the Hong Kong Middle-class."(nova.newcastle.edu.au/vital/access/manager/Repository/uon:22473)
作者是選舉委員會會計界選委
曾俊華式的小政府
但是,隨着人口老化,筆者希望提出討論是否還要維持「曾俊華式的小政府」?我們是否需要檢討政府與經濟的比例?當然,我不是鼓吹社會主義式的政府。我只是提出每年用盡收入、不要再積累盈餘,實行「平衡預算刺激方案」(balanced-budget stimulus)形式的「小政府」。
今年的財政儲備預計增加至9000億元,約相等於兩年的政府開支。即是如果特區政府由明天起完全沒有收入,政府仍有經費維持運作兩年。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足夠應付核戰。根據筆者退休前在銀行的經驗,一個國家如果有相等於半年開支的財政儲備,已算足夠;如果有相等於兩年開支的財政儲備,那是非常高的水平。
儲蓄從個人理財的角度是好事,但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就並不一定是好事。原因是宏觀經濟必須平衡才可穩定發展。例如香港特區政府的收入,約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0%。這一項重要的部分,必須轉化為支出或投資,整體經濟才能達至平衡。政府長期從國民收入抽調資金累積盈餘,將導致供應發展經濟的水喉漏水。國民支出跟國民生產不平衡,經濟便難以增長。
經濟配套與人口老化的挑戰
「曾俊華式的小政府」另一問題,是在經濟配套方面。他過往領導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未有注意經濟的改變。香港輕工業北移數十年後,在商業區內還有很多工業大廈錯配用途;香港成為珠江三角地區物流中心幾十年後,貨櫃車還要停泊在農地上。我不是鼓吹計劃經濟,但是政府需要就市場的發展,有部署地領導全政府制訂工商業政策應對發展方向。過往的「小政府」,似乎未能做到這要求。
「曾俊華式的小政府」另一挑戰,是在人口不斷老化下,照顧老人的支出必然增加。不過我們是有錢應付的,因為香港約9000億元的儲備是屬於我們「嬰兒潮」這一代人的積蓄。根據筆者的研究(註),香港約有七成家庭未有足夠的儲蓄準備退休。原因是香港雖然稅低,但有一種「間接地稅」。中產家庭通過供貴樓、政府實行賣貴地,我們的家庭收入便是這樣落入庫房,最後成為龐大的儲備。因此,這筆龐大儲備的利息和部分本金,都應該用來照顧老化後的這一代人口。曾俊華就是不肯用這些錢,還不斷積累盈餘。
在特首選舉中,筆者提出「量入為出」(現在是支出與收入不相稱)、不再不斷積累盈餘,即是實行「平衡預算刺激方案」。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和胡國興已同意,只有曾俊華不同意。我相信葉劉淑儀也同意,因為她過往也曾批評曾俊華的理財方式。
總的來說,如果曾俊華有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那他只維護了「政府錢是自己錢」的核心價值。如果他需要泛民大量提名才能入閘,那他必須在政綱議題上交功課,不要吃泛民的「免費午餐」。
註:"A Study of the Retirement Investment Asset Allocation and Planned Retirement Age of the Hong Kong Middle-class."(nova.newcastle.edu.au/vital/access/manager/Repository/uon:22473)
作者是選舉委員會會計界選委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