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國樑:軍改見華章——海軍藍圖猜想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18日 06:35
2017年02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海軍改革離不開以下事實:中國已進入航母時代,並且將擁有數量可觀的航母艦隊。航母的全球性質說明中國海軍定必向遠洋化發展,故此,相信海軍改革藍圖如下:


(1)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改建為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第三艦隊,成為可以全球行動的遠洋艦隊,隸屬海軍司令部,由軍委和海軍直接指揮,戰區協同;每一支艦隊將由若干航母戰鬥群和兩棲攻擊艦作戰群組成。


(2)組建北海、東海、南海的海防艦隊,設立北部、東部、南部的海防警備區,由對應的戰區領導和指揮,海軍協同;海防艦隊屬於近海艦隊,負責「第一島鏈」內的防衛工作。


(3)戰略核潛艇部隊不歸屬任何戰區,直接由軍委和海軍統領和指揮。


(4)海軍陸戰隊由戰區海軍領導。


中國海軍現狀和中短期航母數量

解放軍當年將地域化的西北、中原、華東、東北野戰軍改名為數字化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與未來海軍艦隊改名含意一樣。海軍的改革必須以航母的加入作出結構性調整,而劃分為遠洋艦隊和海防艦隊,實現攻防結合的主動防禦戰略。


鑑於中國短期內(6年)將擁有4艘航母,其中2艘採用彈射起飛,中期(12年)內增加至6艘,其中2艘是採用彈射起飛的大型核動力航母,因此中國海軍短期內的目標是建立4個航母戰鬥群,分別配置第一艦隊和第三艦隊,中期內再增加2個航母戰鬥群,配置第二艦隊。


通常一個航母艦隊(戰鬥群)配置4艘防空驅逐艦和4艘護衛艦,另有1艘核潛艇,視情况也可用2至3艘AIP潛艇代替核潛艇。


中國海軍的現狀是,三大艦隊共有6支驅護艦支隊,三大艦隊各有兩支,分別是北海艦隊的第一支(全稱為第一驅護艦支隊,下同)和第十支,東海艦隊的第三支和第六支,南海艦隊的第二支和第九支。每個支隊約有12艘驅逐艦和護衛艦,以及約12架艦載直升機,依照日本的說法可以稱之為「12.12艦隊」。


常規潛艇估計也有6個支隊,每支隊也大約有12艘潛艇。至於核潛艇,則以基地為單位,估計有3個基地。支隊和基地相當於陸軍的軍級單位。


中國現有13艘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神盾艦,分別是2艘051C(旅洲級)、6艘052C(旅洋II級)、5艘052D(旅洋III級),均可以成為航母的「帶刀護衛」,組建成3支航母艦隊。


所以,從現有神盾艦的數量和在建的航母數量,中國已有條件分拆三大艦隊為三大遠洋艦隊和三大海防艦隊。


051C和052C目前已停建,而052D仍在建造,除上述5艘外,另有13艘已下水或正在建造,有迹象顯示其最終數量遠不止18艘。此外,055型萬噸級大型神盾艦也在建造中,已曝光的有4艘,預計至少建6艘。這就使052D和055將達到24艘以上,除滿足6支航母艦隊需要外,還可配置給海防艦隊。故此,上述2艘051C和6艘052C共8艘防空型神盾艦,未來將轉隸三大海防艦隊,加上部分052D神盾艦的加入,中國海防艦隊的實力,將與日本海軍不相上下,而遠遠強於周邊國家的海軍實力。


另外,現有的24艘054A護衛艦、約10艘攻擊型核潛艇,完全滿足中國6支航母艦隊的需要。除了核潛艇建造仍在繼續外,054A並非是航母的終極護衛艦,未來噸位更大、航速更快、反潛能力更強的054B將取代054A成為航母的標配護衛艦,24艘054A將轉隸海防艦隊,從而使其實力更上一層樓。


中美四雄鬥法 對華航母或局部劣勢

中國未來的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都面向太平洋,可以說是「中國的太平洋艦隊」。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有兩支艦隊,分別是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如此一來,中美便有4支艦隊同在太平洋,形成四雄角逐之勢。


但是美國是以國際日期分界線劃分東西太平洋,第三艦隊負責東太,第七艦隊負責西太;而中國則以南北劃分太平洋,由於基本不會越過東太,中國北海艦隊(未來第一艦隊)只負責西北太,東海艦隊(未來第二艦隊)只負責西南太。


儘管美國的航母非常強大,但因美國第七艦隊只有1艘航母,它可能面對中國第一和第二艦隊的4艘航母而形成劣勢。


美國海軍高層曾要求東太的第三艦隊越界管轄西太的事務,但兩支艦隊都不同意。據分析,這是美國國力下降導致各艦隊自掃門前雪的山頭主義作怪。


美國第三艦隊雖然擁有4艘航母,但其管轄的海域相當於6個美國之大,由美國西部直至阿拉斯加,擔負繁重的導彈防禦工作,還要對付俄羅斯位於堪察加半島的龐大戰略核潛艇艦隊。所以美軍高層要求第三艦隊協防日本和台灣,本土防禦可能出現令對手有機可乘的漏洞。


台海戰事中國海軍部署戰法猜想

中國發展航母艦隊很大一個原因是台灣因素。倘若中國擁有數量可觀實力強大的航母艦隊,將來被迫「武統」便毋須將台灣打個稀巴爛。那麼未來統一戰爭中國海軍的角色和戰法如何?試猜想如下。


假設統一戰爭爆發時中國有4支航母艦隊,中國海軍很可能用一支航母艦隊監控——必要時切斷——日本與琉球之間的聯繫,另一支航母艦隊則穿插在琉球和台灣之間,阻隔琉球美日基地的馳援。第三和第四兩支航母艦隊,很可能部署在西南太平洋和巴士海峽附近,嚴密監視關島、夏威夷、菲律賓的美國軍事基地,從而控制台灣周邊1000公里的海域,切斷台灣與外界的海空聯繫,以迫使台灣簽訂「城下之盟」,接受和平統一。


南海方向,中國位於永暑礁、美濟礁、渚碧礁的三大機場將配合海軍艦隊和潛艇部隊,監控馬六甲、蘇祿海和巽他海峽等海上通道。


此期間若出現美日軍事介入台海戰事,解放軍的登陸作戰必定馬上進行,火箭軍勢必配合台島戰事首先摧毁琉球的美日基地,並將南海海域劃為戰時管制區,中國的潛艇、核潛艇部隊將空群出動,火箭軍的東風21D密切配合,達到一舉圍殲日本海軍的目的,一旦需要甚至摧毁日本本土的軍事基地和設施。


至於說到中國屆時不是4支而是擁有6支航母艦隊,則贏面更十拿九穩。


中國印度洋艦隊牽制美全球戰略

中東靠近歐洲,中東一失,地中海不穩;歐洲離心,美國全球戰略便無從談起,甚至崩盤。美國在印度洋部署有第五艦隊,其戰略目標在中東而非印度洋,但第五艦隊不是一支常備艦隊,其配備的航母和戰艦都要臨時從太平洋艦隊調派,太洋艦隊無力同時兼顧台灣和中東,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由南海艦隊改建的第三艦隊是未來中國的印度洋艦隊,其戰略使命是維護「一帶一路」的安全,另一作用是對美國進行戰略牽制。中東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所在,中美在中東也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故此中美好則罷,若不好,中國在中東橫插一手,美國可吃不了兜着走。


作者是香港戰略學會主席、軍事評論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