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去年裁員180人,節省成本的進度理想,去年純利下跌32%至37.23億元,符合市場預期,但東亞中國全年轉蝕4.61億元。市場關注本港業務的資產質素迅速惡化,中國業務亦轉盈為虧,加上集團再明言沒賣盤計劃,其股價昨日跌4%。不過集團指出,相信減省成本的效益會在今年顯現,同時中國業務已經見底,有望扭虧。
明報記者 廖毅然
集團去年發表一項為期3年的節省成本計劃,期望至2018年把成本降低7億元。集團主席李國寶昨日表示,去年已經完成目標的四成。另一方面,至今把分行的淨樓面面積減少11%,達到3年計劃的一半。內地分行亦會進一步精簡網絡,本港方面,81間分行中,今年會把剩餘28家傳統分行數碼化,由目前所見,分行數碼化後,無論在新開戶口及存款方面都有雙位數上升,相信上述減省成本及數碼化等措施的效益,會在今年的業績中逐步浮現。
李民橋強調今年沒裁員計劃
去年集團關閉東亞證券的零售網點,更因此裁員180人。總結全年,本港員工人數減少677人。但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表示,當中三分之一是裁員,三分之二是自然流失。他並強調,今年沒裁員計劃,但相信今年會繼續透過自然流失方式減少人手。
節省成本的措施奏效,令集團去年經營成本降低6%,但貸款減值損失按年大增70%至34.62億元,加上淨利息收入與服務費及佣金收入雙雙告跌,淨息差再收縮至1.6厘。集團去年純利下跌32%至37.23億元,第二次中期股息為每股0.28元,按年跌44%。
港壞帳急惡化 減值貸款按年增2.4倍
令市場咋舌的是壞帳數字急速惡化,香港的減值客戶貸款按年急增2.4倍至21.64億元,逾期3個月以上的貸款亦增2倍至7.21億元。內地方面,儘管放貸轉趨審慎,逾期貸款減少,但全年仍蝕4.61億元,由於上半年中國業務仍賺2.4億元,意味下半年勁蝕7億元。
李民斌:內地業務已見底
不過,管理層對今年的經營環境感到樂觀,副行政總裁李民斌認為,內地業務已經見底,壞帳有好轉迹象。他表示,集團在內地的貸款指引相對保守,減少高風險行業的暴露,儘管去年中國業務的不良貸款比率上升至2.87%,信貸成本上升至2.56%,但他預計這兩個數字在今年會有好轉。雖然近年中國業務都拖住集團的後腿,但李民斌稱,中國業務只是受累於經濟周期下行,但強調機會仍然很多,將繼續是集團主要市場之一,而且期望今年可以扭虧為盈。
明報記者 廖毅然
集團去年發表一項為期3年的節省成本計劃,期望至2018年把成本降低7億元。集團主席李國寶昨日表示,去年已經完成目標的四成。另一方面,至今把分行的淨樓面面積減少11%,達到3年計劃的一半。內地分行亦會進一步精簡網絡,本港方面,81間分行中,今年會把剩餘28家傳統分行數碼化,由目前所見,分行數碼化後,無論在新開戶口及存款方面都有雙位數上升,相信上述減省成本及數碼化等措施的效益,會在今年的業績中逐步浮現。
李民橋強調今年沒裁員計劃
去年集團關閉東亞證券的零售網點,更因此裁員180人。總結全年,本港員工人數減少677人。但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表示,當中三分之一是裁員,三分之二是自然流失。他並強調,今年沒裁員計劃,但相信今年會繼續透過自然流失方式減少人手。
節省成本的措施奏效,令集團去年經營成本降低6%,但貸款減值損失按年大增70%至34.62億元,加上淨利息收入與服務費及佣金收入雙雙告跌,淨息差再收縮至1.6厘。集團去年純利下跌32%至37.23億元,第二次中期股息為每股0.28元,按年跌44%。
港壞帳急惡化 減值貸款按年增2.4倍
令市場咋舌的是壞帳數字急速惡化,香港的減值客戶貸款按年急增2.4倍至21.64億元,逾期3個月以上的貸款亦增2倍至7.21億元。內地方面,儘管放貸轉趨審慎,逾期貸款減少,但全年仍蝕4.61億元,由於上半年中國業務仍賺2.4億元,意味下半年勁蝕7億元。
李民斌:內地業務已見底
不過,管理層對今年的經營環境感到樂觀,副行政總裁李民斌認為,內地業務已經見底,壞帳有好轉迹象。他表示,集團在內地的貸款指引相對保守,減少高風險行業的暴露,儘管去年中國業務的不良貸款比率上升至2.87%,信貸成本上升至2.56%,但他預計這兩個數字在今年會有好轉。雖然近年中國業務都拖住集團的後腿,但李民斌稱,中國業務只是受累於經濟周期下行,但強調機會仍然很多,將繼續是集團主要市場之一,而且期望今年可以扭虧為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