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星期,港股指數漲得不算什麼,可不少板塊就大爆炒,如保險、內房、汽車、水泥,甚至交通船運……好像舊經濟板塊為多,而且大成交配合,基本都漲了10%,可問問市場上的傳統海外大基金朋友,好像都參與得不多,都還是在半信半疑之間就眼睜睜看着股票漲上去,眼都凸晒。
到底誰在買?最後分析得出結論是停泊在海外的神秘內地資金加上滬港通深港通的游擊隊資金所為,能量相當大,事實證明香港股市現已不再是外資一家獨大。
料是停泊海外的內地資金
有大筆資金入場原本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特別之處在於資金來源。據消息透露,該批神秘資金原本準備用於海外併購,去年遭中央下令取消或擱置交易後停泊本港,現取得「批准」在港買入中資及藍籌股。這其實只是萬億出海資金的冰山一角。為什麼說傳聞應該是真的?巨量資金最近幾個交易日正在港股瘋狂掃貨,重點是中資金融地產股和大藍籌。交易數據顯示:掃貨從2月6日開始,就已經在有節奏地進行。即便是市場傳聞經媒體曝光後,掃貨仍在繼續,先看清單:
中國人壽(2628):2月6日成交額29.6億元,是1月份日均成交額的5.5倍。
中國平安(2318):2月6日成交額32.7億元,是1月份日均成交額的4.23倍。
香港交易所(0388):2月8日,成交28.6億元,是1月日均的5.8倍;2月9日,再成交21.7億。
華潤置地(1109)和中國海外(0688),2月8和9日每天成交10多億元,是平時的4至5倍
流入資金僅冰山一角
流入港股的資金只是巨額跨境資本的冰山一角。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內地資金加速投向海外的動力已很難抑制。2015年之後中國境內投資者對海外投資出現異常井噴。根據商務部最新數據:2016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對境外企業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高達11,299.2億元人民幣(折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53.7%。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比絕對金額更值得關注的是其變化趨勢。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從2008到2015年上半年,中國境內投資者的對外投資一直處於溫和平滑增長。去年開始爆升,如果不是大量的海外投資因為當地監管和換匯限制被取消,情况可能更嚴重。如果將被取消的海外投資也計算在內,去年總累積海外投資達3000億美元,就算一小部分流進香港市場,如地產和股市,也會對香港市場造成極為深遠影響的,所以港股已不再是外資一家獨大。
內房龍頭今年銷售再躍進
在一眾中國舊經濟板塊中,龍淵子反而看好內房和汽車股,汽車股如吉利(0175)和長城(2333)龍淵子在本欄推薦過,內房股中,龍淵子看好華潤置地,金茂(0817)和融創(1918)。為何看好內房:
第一,市場雖有壓力,可成交遠超預期。不少投資者見到內房公司,往往第一句就是市場崩得怎樣,跌了多少?發展商都不知怎麼答你,事實上,去年10月調控,全國銷售金額11月、12月同比漲了13%和19%,今年1月全國數據還沒公布,上市地產商銷售漲了60%,怎麼答你!你說是去年帶的數下來,無聊,你覺得跌就跌唄!事實上調控力度挺強,有調控的20多個城市銷售跌了不少,可問題是沒調控的幾百個城市銷售很不錯,價是控住了,量漲政府為什麼要生氣,也是你一廂情願想像而已。幾乎所有大發展商1月銷售都狂飈,尤其是碧桂園(2007),恒大(3333)……
潤地金茂穩陣 融創高風險高回報
第二,市場集中度整合今年應會遠超預期,調控令市場有壓力,可大發展商訂的銷售目標可能嚇死人,前十大發展商銷售目標按年漲至30%,恒大、碧桂園都衝5000億元,萬科也差不多,融創2500億元,今年前十發展商的全國佔有率分分鐘接近30%,去年只有20%
第三,股價沒人性,現在整個板塊估值接近歷史新低,可基本面卻是這麼強,整個行業現在有接近40%NAV折讓,2017市盈率7.5倍,不到1倍市淨率,股息率有4厘,無天理,當然你可以說你擔心樓市要爆。
華潤置地、金茂都是央企,現有土地優質且多,還都有拿地特殊技能,銷售和盈利增長前景很好,兩家公司都已多元化成功,擁有一流投資物業。融創就是高風險高回報,如果你相信老孫就上,不信拉倒,這麼簡單……
[龍淵子 清源茶舍]
到底誰在買?最後分析得出結論是停泊在海外的神秘內地資金加上滬港通深港通的游擊隊資金所為,能量相當大,事實證明香港股市現已不再是外資一家獨大。
料是停泊海外的內地資金
有大筆資金入場原本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特別之處在於資金來源。據消息透露,該批神秘資金原本準備用於海外併購,去年遭中央下令取消或擱置交易後停泊本港,現取得「批准」在港買入中資及藍籌股。這其實只是萬億出海資金的冰山一角。為什麼說傳聞應該是真的?巨量資金最近幾個交易日正在港股瘋狂掃貨,重點是中資金融地產股和大藍籌。交易數據顯示:掃貨從2月6日開始,就已經在有節奏地進行。即便是市場傳聞經媒體曝光後,掃貨仍在繼續,先看清單:
中國人壽(2628):2月6日成交額29.6億元,是1月份日均成交額的5.5倍。
中國平安(2318):2月6日成交額32.7億元,是1月份日均成交額的4.23倍。
香港交易所(0388):2月8日,成交28.6億元,是1月日均的5.8倍;2月9日,再成交21.7億。
華潤置地(1109)和中國海外(0688),2月8和9日每天成交10多億元,是平時的4至5倍
流入資金僅冰山一角
流入港股的資金只是巨額跨境資本的冰山一角。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內地資金加速投向海外的動力已很難抑制。2015年之後中國境內投資者對海外投資出現異常井噴。根據商務部最新數據:2016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對境外企業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高達11,299.2億元人民幣(折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53.7%。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比絕對金額更值得關注的是其變化趨勢。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從2008到2015年上半年,中國境內投資者的對外投資一直處於溫和平滑增長。去年開始爆升,如果不是大量的海外投資因為當地監管和換匯限制被取消,情况可能更嚴重。如果將被取消的海外投資也計算在內,去年總累積海外投資達3000億美元,就算一小部分流進香港市場,如地產和股市,也會對香港市場造成極為深遠影響的,所以港股已不再是外資一家獨大。
內房龍頭今年銷售再躍進
在一眾中國舊經濟板塊中,龍淵子反而看好內房和汽車股,汽車股如吉利(0175)和長城(2333)龍淵子在本欄推薦過,內房股中,龍淵子看好華潤置地,金茂(0817)和融創(1918)。為何看好內房:
第一,市場雖有壓力,可成交遠超預期。不少投資者見到內房公司,往往第一句就是市場崩得怎樣,跌了多少?發展商都不知怎麼答你,事實上,去年10月調控,全國銷售金額11月、12月同比漲了13%和19%,今年1月全國數據還沒公布,上市地產商銷售漲了60%,怎麼答你!你說是去年帶的數下來,無聊,你覺得跌就跌唄!事實上調控力度挺強,有調控的20多個城市銷售跌了不少,可問題是沒調控的幾百個城市銷售很不錯,價是控住了,量漲政府為什麼要生氣,也是你一廂情願想像而已。幾乎所有大發展商1月銷售都狂飈,尤其是碧桂園(2007),恒大(3333)……
潤地金茂穩陣 融創高風險高回報
第二,市場集中度整合今年應會遠超預期,調控令市場有壓力,可大發展商訂的銷售目標可能嚇死人,前十大發展商銷售目標按年漲至30%,恒大、碧桂園都衝5000億元,萬科也差不多,融創2500億元,今年前十發展商的全國佔有率分分鐘接近30%,去年只有20%
第三,股價沒人性,現在整個板塊估值接近歷史新低,可基本面卻是這麼強,整個行業現在有接近40%NAV折讓,2017市盈率7.5倍,不到1倍市淨率,股息率有4厘,無天理,當然你可以說你擔心樓市要爆。
華潤置地、金茂都是央企,現有土地優質且多,還都有拿地特殊技能,銷售和盈利增長前景很好,兩家公司都已多元化成功,擁有一流投資物業。融創就是高風險高回報,如果你相信老孫就上,不信拉倒,這麼簡單……
[龍淵子 清源茶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