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2017年藝術界盛事繁多,包括享譽國際的威尼斯雙年展在內的逾百個藝術展即將舉行,遠在加勒比海的一個面臨沒頂之災的小島亦正舉辦全球規模最小的當代藝術雙年展「比什雙年展」。主辦者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展覽突顯氣候變化的迫切危害,兩年後用作展覽場地的小島可能不復存在。
明報記者 羅睿琪
位於法國海外屬地瓜德羅普(Guadeloupe)西北部的無人島比什島(Ilet La Biche)面積只有數十平方米,每日到訪人數僅約100人,主要為觀賞周邊海域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時登島稍作休息的遊客。比什雙年展主辦者兼策展人之一、波蘭視覺藝術家阿南德(Maess Anand)向本報指出,一次到訪瓜德羅普時,在地圖上偶然發現即將在十數年間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的比什島,萌生創作構思,決定與意大利藝術家烏爾索(Alex Urso)一同策劃一次具實驗性質的藝術展,作為現有全球逾百個藝術展的另類變奏。
展品與小島共存亡
首屆比什雙年展(Biennale de La Biche)的主題為In the Land of(在......的土地上),共14名歐美藝術家應邀參與創作。阿南德說,不少作品都聚焦於時間流逝,以及小島以至人類本身難以恆存的不確定性,亦將跟小島「共存亡」。例如波蘭藝術家烏爾班(Aleksandra Urban)展示象徵長壽與智慧的大象印畫,表達世事無常的意象。另一波蘭藝術家弗里德里(Michal Frydrych)則在小木屋的一側懸掛起盛載了熒光液體的安全套,構想外星生物曾在這片即將消逝的土地上留下享樂痕迹。瓜德羅普本土藝術家保羅(Jeremie Paul)則在海岸插上與四周蔚藍景觀融為一體的大旗幟,見證小島變遷。
「地球達極限 藝術難改變」
阿南德稱,今次展覽跟其他名人雲集的藝術展不同,參觀人數可能是史上最低,不過亦歡迎海龜、蝸牛、鵜鶘等「更多元的公眾」來參觀。兩名策展人設置展品後已返回波蘭,日常透過Instagram接收參觀者發送的照片,確認展品目前尚存。
展覽與氣候變化關係密切,甚至可說是氣候變化破壞的實證。另一名策展人烏爾索坦言,對於利用藝術品對抗氣候變化的力量感悲觀。他說:「世界有許多環繞這主題的藝術計劃,不過我個人認為藝術表達的不會多於統計顯示的(實况):地球已達到極限。這不是一個藝術展覽可以改變的局面。」
阿南德亦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美國以至全球都進入了一個新的不明朗階段,「在沉沒中的小島舉行的展覽可成隱喻,突顯個人在各種大事件之中自感微不足道」。不過她相信藝術仍將如以往重要,可作為歷史見證,或教育下一世代的工具。
對於雙年展的未來去向,阿南德與烏爾索均直言尚是未知之數,「因為可能兩年內小島已經完全無法接近」。不過他仍視今次雙年展為始可以繼續發展的開端,希望有機會於2019年舉辦第二屆雙年展,屆時將邀請更多本土藝術家參與。
明報記者 羅睿琪
位於法國海外屬地瓜德羅普(Guadeloupe)西北部的無人島比什島(Ilet La Biche)面積只有數十平方米,每日到訪人數僅約100人,主要為觀賞周邊海域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時登島稍作休息的遊客。比什雙年展主辦者兼策展人之一、波蘭視覺藝術家阿南德(Maess Anand)向本報指出,一次到訪瓜德羅普時,在地圖上偶然發現即將在十數年間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的比什島,萌生創作構思,決定與意大利藝術家烏爾索(Alex Urso)一同策劃一次具實驗性質的藝術展,作為現有全球逾百個藝術展的另類變奏。
展品與小島共存亡
首屆比什雙年展(Biennale de La Biche)的主題為In the Land of(在......的土地上),共14名歐美藝術家應邀參與創作。阿南德說,不少作品都聚焦於時間流逝,以及小島以至人類本身難以恆存的不確定性,亦將跟小島「共存亡」。例如波蘭藝術家烏爾班(Aleksandra Urban)展示象徵長壽與智慧的大象印畫,表達世事無常的意象。另一波蘭藝術家弗里德里(Michal Frydrych)則在小木屋的一側懸掛起盛載了熒光液體的安全套,構想外星生物曾在這片即將消逝的土地上留下享樂痕迹。瓜德羅普本土藝術家保羅(Jeremie Paul)則在海岸插上與四周蔚藍景觀融為一體的大旗幟,見證小島變遷。
「地球達極限 藝術難改變」
阿南德稱,今次展覽跟其他名人雲集的藝術展不同,參觀人數可能是史上最低,不過亦歡迎海龜、蝸牛、鵜鶘等「更多元的公眾」來參觀。兩名策展人設置展品後已返回波蘭,日常透過Instagram接收參觀者發送的照片,確認展品目前尚存。
展覽與氣候變化關係密切,甚至可說是氣候變化破壞的實證。另一名策展人烏爾索坦言,對於利用藝術品對抗氣候變化的力量感悲觀。他說:「世界有許多環繞這主題的藝術計劃,不過我個人認為藝術表達的不會多於統計顯示的(實况):地球已達到極限。這不是一個藝術展覽可以改變的局面。」
阿南德亦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美國以至全球都進入了一個新的不明朗階段,「在沉沒中的小島舉行的展覽可成隱喻,突顯個人在各種大事件之中自感微不足道」。不過她相信藝術仍將如以往重要,可作為歷史見證,或教育下一世代的工具。
對於雙年展的未來去向,阿南德與烏爾索均直言尚是未知之數,「因為可能兩年內小島已經完全無法接近」。不過他仍視今次雙年展為始可以繼續發展的開端,希望有機會於2019年舉辦第二屆雙年展,屆時將邀請更多本土藝術家參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