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從新年兩宗新聞 看內地社情民意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06日 06:35
2017年02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在剛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中,內地有兩宗社會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宗是浙江寧波動物園老虎咬死人事件,另一宗是黑龍江哈爾濱市一名警察執行公務時遇襲身亡事件。從這兩宗突發事件在民間引起的討論峰迴路轉,劇情一波三折,口水四射,情緒激烈,折射出內地社會人心浮躁,價值觀扭曲,瀰漫嚴重的怨氣戾氣,值得當局認真反思。


老虎咬人劇情多變

為虎作倀人性缺失

年初二(1月29日)下午,在浙江打工的一名湖北男子攜家人到寧波雅戈爾動物園遊玩,他在為妻子和兩名孩子購買了門票(成人每張150元人民幣,小童半價)後,自己為省錢,爬過動物園兩道3米高的圍牆,鑽過鐵絲網,不顧「內有猛獸,禁止翻越」的警示標識,跳入獅虎山,結果被一隻老虎咬住不放,保安和警察趕到將他解救下來,但送院已告不治,而施救過程中特警將那隻咬人老虎開槍擊斃。


這宗看似簡單的旅遊安全意外,卻成了內地網上的熱門話題。事發不久,當死者是為逃票而命喪虎口的真相被揭發後,網上輿論就從祝福、同情,變成了譴責和咒罵,除了抨擊他不守規矩、佔小便宜外,也出現了「活該」、「咎由自取」的詞句,隨即還有人質疑當局擊斃老虎的舉措,大有為老虎討回公道之勢。不久後,當死者身世被揭發是一名卑微打工仔,月入不過數千元,是家中經濟支柱,過年帶妻兒來遊玩,因實在不捨得150元門票錢才攀牆逃票,劇情又再反轉,動物園被指門票奇貴,頻頻加價,獲政府低價批地,防護設施又不足夠,一時「官商勾結」,甚至「苛政猛於虎」的調子又衝上雲霄。


就事論事,逃票固然不對,但新年之際痛失親人,對任何家庭都是悲劇;說人命不如虎命者,喪失了基本人性;動物園該負何種責任,自有法律規定,吃人的猛獸不能留,乃國際通行做法;至於後來的各種上綱上線,站在窮人和父親立場,大拋催淚彈,恍似一場良心債追討大賽,甚至喊出逃票「罪不至死」等口號,更是一種情緒的宣泄。關鍵是這種不理性的情緒因何而生,才是值得追問的。


如果說老虎咬死人事件的政治化還屬情緒宣泄的話,對警察被殺的網上輿情就是內地政治現實的真實反映。年三十晚(1月27日),哈爾濱市民警曲玉權在接到一間KTV報警後前往調解糾紛時遇襲,被人用磚頭襲擊致死。他任護士的太太在醫院當值時接獲丈夫受傷的消息後,堅持等頂班同事來到後才趕到丈夫身邊,但為時已晚。一名殉職的警察和一名盡職的護士,本來是一個感人故事,但事發後網上卻有不少網民表示「大快人心」,讚殺警者是「英雄」,以至上周廣州、南寧先後有兩名網民因「辱警」罪名被拘捕。


公安被殺網上叫好

情緒根源值得深思

值得注意的是,網上這股仇警情緒其來有自,近年在內地發生的林林總總打壓維權、強迫拆遷事件中,執法者的行為都遭人詬病,令其形象嚴重受損。去年5名公安在「掃黃」行動中,導致被拘中年白領雷洋猝死,檢方最終決定不起訴5名警員,更引起輿論嘩然。雖然5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但此事在觀感上強化了公安野蠻執法、檢方官官相衛的印象,也破壞了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國的形象。


受上述事件拖累,內地大部分無辜的基層公安成了眾矢之的。網民的情緒本該引起有關方面深思反省,但他們對付網上過激言論卻只是拘捕網民,簡單粗暴的做法只會令警民矛盾愈結愈深。


無論是老虎吃人事件還是警察被殺事件,網上極端的言論,大多是打着正義大旗來宣泄情緒。但無論是逃票者,還是殉職警察,生命都值得同情。逃票者罪不至死,白領雷洋死得無辜,與公安曲玉權夫妻事迹感人,都是秉持人性的初心,而非被立場蒙蔽良心,這是討論公共議題需要的最起碼底線。網上那些不理性的言論,除了反映內地現時政治上的撕裂,也是社會人性道德淪喪的另類體現。


即使網上輿論有謾罵宣泄、藉機炒作,但當局既不可因為網上言論欠缺理性,就置諸不理;更不應把逆耳之言視作洪水猛獸,動輒以言入罪;而是不妨把網民對熱點事件的關注,當作公民意識的演練,並以此逐步打造對公共議題更加成熟的大眾參與機制。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