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爭取選委提名支持 不能犧牲社會利益長青網文章

2017年0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2月02日 06:35
2017年02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四大行政長官參選人近日頻頻接觸不同界別選委,除了胡國興外,另外3名參選人林鄭月娥、葉劉淑儀和曾俊華,昨天先後與鄉議局成員閉門會面,談及發展新界鄉郊土地、丁屋政策和丁屋僭建等問題。特首參選人為取得足夠提名「入閘」,四出尋求支持,當然無可厚非,各界別選委提出的訴求倘若合理,亦不妨考慮;不過參選人在拉票時必須知所分寸,以社會整體利益為念,有原則有底線,面對不同界別選委開出的要求和條件,不能事事「有求必應」。


3參選人晤鄉議局

回應丁屋泛泛而談

3名特首參選人與鄉議局成員會晤後,都有公開談及丁屋問題,不過說法皆空泛含糊。例如林鄭月娥表示,若當選特首,會關注丁屋政策及丁屋僭建,惟未提具體主張;葉劉淑儀則提到,會在促進和諧的大前提下,平衡社會各方利益,包括檢視丁屋政策、是否可以發展多層村屋等,惟需要先詳細研究;曾俊華則提出可用混合模式發展丁屋及居屋,惟僅屬初步提議未有細節,盼與鄉議局及其他市民討論。丁屋問題備受爭議,社會上有聲音質疑丁屋政策過時兼縱容特權,原居民則強調這是合法傳統權益。幾名參選人必須盡快闡明立場,讓各界看清楚他們的具體政策主張。


丁屋政策始於1972年,原旨是原居民可為自己興建房屋,維持原居社區的凝聚力,同時改善鄉郊地區的房屋及衛生標準,然而根據政府解密文件,丁屋政策實施5年後,當局已發現丁屋濫用情况嚴重,出現未建成已轉售等問題。2002年,審計署更發表報告,炮轟大量原居民將丁屋轉售予非原居民,虛報丁屋需求量,要求地政總署介入處理。特區政府成立近20年,多名主事官員都說過要檢討丁屋政策,當中正正包括曾任規劃環境地政局長的曾俊華,以及擔任過發展局長的林鄭月娥。2011年底,唐英年以特首參選人姿態,建議放寬丁權限制時,林太曾透露對「丁權無限」感困擾,擔心影響土地開拓。


遺憾的是,政府的檢討迄今仍是只聞樓梯響,未見任何具體修訂政策的建議,原因何在,叫人關注。另外,政府處理丁屋僭建,也惹來不少爭議。2011年,申訴專員公署發表新界村屋與丁屋僭建的調查報告,顯示問題嚴重。時任發展局長的林太提出嚴厲打擊丁屋僭建,觸發鄉事派抗議,其後政府提出容許丁屋戶主自願登記僭建物,美其名是「理順計劃」,實際卻有放棄嚴厲取締之嫌。


不同界別各有訴求

參選人勿亂開期票

根據發展局的說法,「理順計劃」容許村屋業主申報潛在風險較低、違例情况較輕的僭建物,經定期安全檢核後可暫緩清拆。儘管當局聲言完成取締嚴重違規和高風險僭建物後,會分階段逐步處理其他僭建,可是據屋宇署的資料,由2012年展開村屋僭建執法行動至去年初,當局共發出700多張清拆令,只有約四成執行。當年的酌情會否變成無止境的拖拉,令人關心,可是幾名參選人的回應,都是含糊其辭。例如曾俊華表示,昨天會晤有提及丁屋僭建問題,他認為「最重要是結構上安全」,未提清拆進度;有記者早前問林太,會否因為獲得鄉議局提名,日後處理丁屋問題時「手軟」,林太亦僅稱一如既往依法辦事,以務實方式處理長遠問題。


鄉議局在選委會中手握27票,當然希望發揮影響力,趁昨天的閉門會晤,向特首參選人提出各種訴求。觀乎鄉議局人士與3名參選人會後的發言,處理偏遠村屋欠缺水電、容許丁屋「向高空發展」、重推「理順計劃」讓未有申報僭建的原居民再登記、與鄉事人士磋商開發棕地等,相信都是會晤觸及的議題。原居民的合理權益,自然應當尊重,不過開發棕地涉及的巨額賠償問題、重推「理順計劃」會否意味丁屋僭建清拆一拖再拖、容許興建「高樓丁屋」會否恐模糊了城鄉之別等,全都事關重大,牽涉龐大金錢利益,特首參選人必須提出合理和公道的主張,令各方面信服接受。


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選委會內不同利益團體眾多,各自都有訴求,然而特首參選人必須緊記,他們的服務對象,是全港700萬市民。幾名參選人跟不同界別選委接觸時,必須以行動證明,不會但求討好選委而亂開選舉期票,犧牲社會整體利益。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