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由深圳市政府出資50億人民幣興建、香港大學參與管理的港大深圳醫院(下稱深院)今年開業第5年,去年11月上任院長的盧寵茂形容「深圳一日有如香港一個月」,又說「希望用5年追得上瑪麗醫院80年歷史」,預計2020年醫院擴建後,可增至2500病牀。
盧寵茂表示,深院現時開設1200張病牀,期望今年5周年可增至1500張,即與瑪麗醫院現有牀數看齊;瑪麗現有20間手術室,盧寵茂亦計劃深院今年可由17間增至20間。該院即將增建一幢住院大樓及科研大樓,並計劃於2020年投入服務,料屆時可提供多1000張病牀。
「全預約制度」改內地病人習慣
上任3個月,現要穿梭深港兩地的盧寵茂把深院視為一個「實驗室」,可影響14億人的健康。他解釋,內地醫療改革逐步開放,深院由港大專家參與管理,是「不一樣的內地醫院」,深院有很多改革措施,包括引入「全預約制度」,亦改變了內地病人的就醫行為,以往內地病人不相信預約,大清早6時便坐在醫院外,「醫院開門便衝入去」,病人接受診治時後面有5個人在等候,又怕離隊會被打尖,病人求診私隱難獲保障;惟深院堅持預約制4年來以後,現時全深圳的醫院也有跟隨。
支付寶系統 手機掛號繳費
深港兩地求醫大不同,盧寵茂說,深圳科技發展快,該院已引入支付寶系統,病人可直接於手機預約掛號,甚至繳費。該院的藥房也不再靠「人手執藥」,藥學部總經理梁鎮垣表示,該院於2012年底已引入「智能配藥系統」,不同藥櫃也有特定條碼,職員只要掃描藥單,機械臂便會自動於各個藥櫃「執藥」,職員核對後便可派藥,現時該系統每日可應付5000名病人的藥量。
梁鎮垣稱,該機械臂系統2003年於英國已有使用,近年不少外國藥房也有引入,但香港地方較小,估計不適合本地醫院的藥房。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