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命令治國 能耗多久?/文:胡逸山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31日 06:35
2017年01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文章】特朗普一上台當美國總統,幾乎第一時間動用所謂的行政命令來推翻奧巴馬政府的一些政策以及兌現他在競選期間所許下的一些政治諾言。頒布行政命令這種施政手法在美國的政治體制裏,可說是處於灰色地帶。理論上行政命令是美國總統指示其官員執行法律與否的一種命令,在絕大多數時候是有法律效應的。但在美國人奉為至寶的三權(立法、行政、司法)分立體制下,法律的制訂應該主要是國會的職責,而總統只應執行這些法律而已。但實質上總統當然也有多多少少「制訂」法律的權威,而這通常就通過行政命令來體現。


美國國會如對總統的某行政命令覺得不妥的話,理論上是可以立法來推翻它的。但如在當下白宮以及國會參眾兩院皆為共和黨人所控制的政治生態下,要推翻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應該還是極為困難。還有一個途徑,就是代表司法權的最高法院是有權對行政命令如同其他被國會所通過的法令進行司法覆核,即裁定該法令或命令是否符合憲法。但目前最高法院因為之前史卡利亞(Antonin Scalia)大法官去世後,其空缺因為參議院不肯通過奧巴馬所提名的人選而未得以填補,所以造成保守派(傳統上較傾向共和黨)與自由派(傳統較傾向於民主黨)的大法官各佔一半,所以要宣布特朗普的行政命令違憲也還有難度。再加上由特朗普提名、參議院通過的大法官人選幾乎肯定是保守派的,所以要翻特朗普的行政命令盤,也就更為雪上加霜了。


但特朗普可也沒有因此而好整以暇。因為他也應該意識到,共和黨對國會的控制不是永恒的,未來兩年得以如此,但再經過所謂的中期國會選舉後,情况可能就不一樣,而是由對他充滿敵意的民主黨來主導國會了。另外,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雖然都是終身任命,但也不是個個長命百歲的。彼等之中如有什麼「冬瓜豆腐」,再碰上一個充滿敵意的參議院,那麼特朗普的「功業」也還是有可能被翻盤。所以特朗普上台這一個多星期以來可是一道接一道行政命令接踵而來,看來是想要在盡早的時間裏造成一系列的「落地」現實,以便以後難以或需付出沉重代價方才得以扭轉。


贊同暫緩醫保法令

其中特朗普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訓示他轄下的各有關部門在等待所謂的奧巴馬醫保法令被國會撤銷前,盡力暫緩執行該項法令。這項醫療保險倡議自奧巴馬上任初期被提出、過後被國會通過為法令,以至近年來被執行,一路都充滿各種爭議。其主要的糾結就在於所謂的選擇權與費用的分擔上。奧巴馬本着民主黨人一向較為崇尚的進步思維,認為醫療是現代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無分貴賤皆應享有,所以奧巴馬醫保方案裏強制規定了絕大多數美國民眾皆須擁有哪怕是不同程度的醫療保險。看來這的確照顧了許多低收入的群體,讓彼等首次也得以被聯邦政府大力津貼的價格來購買醫療保險。但低收入群體相對較差的社會經濟條件也意味着彼等患上一些疾病的機率可能也會較高。如此運作,無形中就一方面提高了其他群體的保險費,而另一方面本來許多沒有或只有些少醫療保險的中上階級民眾,在奧巴馬醫保法令下也就沒了做如此選擇的權力了,而是也被迫要買此類「足額」的保險了。


這幾個因素對許多亞裔美國人影響可能就很大了。攤開來說,我們東方人相對於西方「老外」,雖然不能不科學地說抗病力更強,但至少在面對疾病來襲時的意志力,可能還是「贏幾條街」的。「老外」只要有些少身體不適,甚至許多情况下根本是「心理作用」時,幾乎必會毫不猶豫去看生理的或心理的醫生,略大一點的問題更是要「驚天動地」了。那麼這些費用在醫保制度下,最終當然還是要由全體受保人來分擔。反觀許多東方人,如有些少抱恙,最多是到中西藥店裏去「執幾味」藥方來吃一吃,睡個長覺、出一身汗,也就當痊癒了,要趕快再去開工搵食了,哪還有閒暇來去看醫生?更嚴重的,要開刀了,費用很高,不是也親友間相互借貸來解決嗎?哪有去麻煩政府費神的?那在奧巴馬醫保法令裏,如此做法是極為「蝕底」的。起碼對亞裔來說,這法令有意無意間,根本是要改變一些群體的醫療文化,而且還是要花錢來買這種難受。所以,對於特朗普要暫緩執行以至尋求撤銷這項醫保法令,我還是頗為贊同。


但我對特朗普的另一道行政命令,即宣告美國退出之前長時期由美國主導談判進程的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就完全不敢茍同了。TPP所涵蓋的,不止是參與國之間的多邊自由貿易,而且也尋求各國在其他許多社會經濟層面,如勞工、衛生、知識產權等做出改善。而特朗普所擔心的所謂TPP會導致美國工作大量外流的基本因素,也恰恰與許多其他TPP參與國擔心彼等的國內市場大肆開放,被特別是美資的「入侵」等於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對我來說,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美國企業如償特朗普的所願呆在本國「創造工作」而不向外拓展,那就等於作繭自縛,眼巴巴看着正崛起經濟體的市場被世上其他經濟勢力所奪走,以後未能做到更大更好,也就怨不得人了。美國自身資源豐富,無可否認可以關起門來過上一段不太差的日子;但這些資源終究也是有限的,以後資源耗盡了,才再出來廣闊的世界與大家爭雄,還有人會理睬你嗎?建議特朗普在自由貿易這一點上的確應該三思。


不應持久停發簽證

關於美國暫停發放簽證給來自7個中東與北非國家國民的行政命令,如只如其所言的三數個月,那可能還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暴力恐怖主義在該些國家的醞釀,的確是極為令人擔憂;但在那期間,特朗普政府有責任規劃一套得以更完善分辨簽證申請人是好是壞的作業程序,而不應持久地、地氈式地拒絕所有這些人的簽證。「美國夢」這道美國不可多得的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也維繫於此。


說到「美國夢」,那就必須提到特朗普另一項兌現其競選承諾的行政命令,即要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建立一道圍牆來杜絕偷渡問題。其實,特朗普不應不知道美國「不可告人」的秘密,即許多骯髒與低工資的工作也還是要靠這些墨西哥移民來從事的,無論彼等的身分合法與否。那沒了這些「老墨」,又有哪些美國人肯做這些粗工呢?準不成要特朗普的商業大亨老友大事提高工資來吸引美國人來幹吧?所以,即便是所謂商人思維的特朗普,做起事來可能也還有更為務實的空間。


胡逸山

馬來西亞首相前政治秘書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