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雞年伊始勿再蹉跎 期盼港事重回正軌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30日 06:35
2017年01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今天年初三,新春佳節,祝願讀者諸君龍馬精神,雞年萬事如意。


過去一年,由旺角暴亂的腥風血雨,到立法會宣誓風波,香港歷經不少風風雨雨,喚起各界深切反思,香港應何去何從。儘管社會上仍存在逆流,然而主流意見已相當清晰:「港獨」不可能是出路,暴力抗爭更加行不通。雞年伊始,社會上下應以此作為共識基礎,把握今年特首換屆的契機,重新出發,讓香港重回正軌,莫再蹉跎歲月。


反港獨成主流共識

重新上路起步點

香港社會撕裂、政治鬥爭劇烈、政府管治困難,近年持續惡化,「港獨」乘勢而起,逐步滲透社會不同角落,並由思潮轉化成為實質政治行動。去年大年初一深夜的旺角暴亂,表面上雖由小販熟食檔擺賣引起,惟激進本土勢力煽風點火的身影,清晰可見。一場暴亂,敲響了社會警號,令主流社會公眾開始關注,一些人口中所謂的「勇武抗爭」,到底想引領香港前往何方。


主流社會向暴亂暴力大聲說不,雖令鼓吹所謂「以武制暴」者知所收斂,未再挑起嚴重暴力衝突,不過「港獨」勢頭並未遏止。一些「港獨」傾向明顯的激進本土力量,加緊透過選舉政治,希望躋身議會,宣揚其主張。政府為了阻止主張「港獨」者參加立法會選舉,一邊要求所有參選人簽署效忠《基本法》確認書,一邊授命選舉主任把關,判斷參選者有否主張港獨,有否違反參選資格。社會上一度有批評政府做法有違言論自由,不應為參選架設更多門檻,可是立法會選舉後發生的宣誓風波,梁頌恆和游蕙禎的「港獨」和辱華行徑,令主流社會側目震驚,對部分激進本土人物的言行不再寬容。


兩三年前,「港獨」還被當成是政府高官「危言聳聽」、「小題大做」的議題,然而隨着宣誓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中央介入人大釋法,香港社會上下顯然意識到,「港獨」可不是過家家鬧着玩,必須認真直面。「港獨」在中央、特區政府和主流輿論圍攻下,出現了策略性退卻,惟實際上只是由公然浮面興波作浪,變為暗湧隱伏伺機而動。可幸的是,經過一年喧囂折騰,主流社會現已就反暴力和反港獨,畫下了不容踰越的紅線。「港獨」是鏡花水月死路一條,「一國兩制」才是唯一活路,這個主流共識,可以成為雞年香港重新上路的起步點。


修補撕裂復須發憤

特首換屆迎契機

今年3月特首選舉,香港將迎來新局面。儘管這是一場小圈子選舉,然而有轉變就有希望,各方應當把握這個機會,讓社會回歸理性,減少意氣之爭。近年香港事事政治化,爭拗無日無之。特首梁振英的施政風格固然備受爭議,立法會「拉布」猶如家常便飯,同樣廣惹批評,加上社會上種種既得利益者抗拒改革,令「否決政治」當道,因人廢言成為常態,民生改革舉步維艱。指望朝野激烈鬥爭對抗在新一年驟然消失,未免不切實際,不過隨着梁振英卸任,無論誰人成為新特首,朝野雙方均應讓緊張對立關係緩和下來,給香港一個修補裂痕、向前邁進的機會。市民並不希望見到議事堂上總是謾罵喧天,議而不決,流會頻頻。無休止的政治鬥爭,只會貽誤香港,落得人人皆輸。


香港經歷連年鬥爭內耗,社會經濟發展益見滯後,競爭力一點一滴流失,慢慢遭區內其他對手超前乃至拋離,若不揚棄小政府、積極不干預、無為而治一類思維,只會愈墮愈後。當前香港面臨的兩難,是一方面既需修補社會撕裂,可是另一方面又要積極改革,追回耽誤了的時間。營造社會和諧固然重要,惟如果代價是事事妥協避免紛爭,但求息事寧人,結果有可能是原地踏步,缺乏作為,蹉跎歲月;敢作敢為厲精圖治,當然是為政者份內事,惟如果不得其法,剛愎自用,忽略人和,改革也必然事倍功半。如何兼顧兩者,求取平衡,是特首參選人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