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袁海文:放過自己 放過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27日 06:35
2017年01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筆者父母畢業於左派學校,小時候時常聽到他們訴說被港英殖民地政府打壓左派的冤屈,包括因為左校背景,沒法當警察或公務員。左派等候多年,主權終於回歸,以為可以吐氣揚眉,但人心卻總是不歸。也有一些內地「尖子」朋友,不明白為什麼香港人對內地總是那麼敵視,30年前被香港人取笑經濟落後,GDP(本地生產總值)翻了很多番,終於努力追趕上來,香港人就「搬龍門」,說人權還是很落後,總是找到批評原因,質疑是港人優越感作祟,感到深深不忿。


其實,香港這數十年,經歷六七暴動、中英談判、八九民運、SARS、七一、金融風暴,一直都是在人心惶惶中渡過,不少人更選擇移民。香港一直被定位為經濟城市,經濟發展雖然名列前茅,但只是一個人人摩拳擦掌來賺錢而不是令人計劃安居的地方。香港過往最能給予人希望的是經濟機會,但梁振英管治的這4年多,愈來愈多人不單看不到機會,更見到出現各種不公平、不良管治、倒退的事。加上雨傘運動達不到真普選,隨之而起的是撕裂和對立,「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的無力感應運而生。


當市民知道梁振英不會連任,不良管治看似見底,也頓時鬆一口氣。但沒多久,林鄭月娥、葉劉淑儀便立即出來參選,代表的是強硬、只聽中央的路線,大家的擔憂又出現了。是否又要多捱5年?5年後香港還剩多少核心價值?曾俊華說出「休養生息」、停止內耗的時候,很多市民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


但好一些人,總是喜歡鬥爭,唯恐天下不亂。這個星期三的《明報》觀點版,便有左派代表張志剛和阮紀宏對曾俊華的「休養生息」口誅筆伐,左一句「『與民休息』這4個字,有需要痛批、狠批一番」,右一句「必然的後果是導致港獨有恃無恐、得寸進尺」。是否愛國陣營執政5年,左派仍然不得人心,梁振英更被中央手起刀落取消資格,令他們憤憤不平?


我們有能力選擇不製造仇恨撕裂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傳統左派的各種行為,不禁令人懷疑他們除了緊跟中央路線外,是否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地一併報復曾經受過的冤屈?我們未必可以讓立場不同的人短時間內認同自己,但絕對有能力選擇不去製造仇恨、內耗和撕裂。左派的前輩們,請不要忘記你們當年被打壓和不公平對待的冤屈,更請你們不要去做當日討厭過的行為。請你們放過自己、放過香港吧!


作者是深水埗區議員、民主黨司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