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周顯:拍電影要識計界外效益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24日 06:35
2017年01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我當編劇的電影,名叫《私人會所》,現在已經在拍攝之中,如無意外,應該在農曆新年後拍完,打算在5月上映。找我寫劇本主題當然和炒股票有關,我可以肯定,這是香港所有上映過的電影之中,描述股票世界最真實的一面,講出了大量炒細價股的莊家秘密……


這幾年,有不少作家投身拍電影,九把刀是其中一個,陶傑也是其中一個,之後據說還有王迪詩,好像快要成事了。


很多人以為,陶傑的《愛.尋.迷》不算成功,但說這些話的人,應該不懂得電影的市場學。


捧紅新人 羊毛出在豬身上

我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監製,Sell一位娛樂大亨拍了一部電影,娛樂大亨願意投資,但指定要他旗下一位新星當男主角。結果電影上畫,虧了幾百萬元,但娛樂大亨千多謝萬多謝那位監製,馬上要投資拍另一部,為什麼呢?


皆因這部電影令到那名新人受到了注意,後來這新人一步一步的上位,現時片酬近千萬元,正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區區蝕幾百萬元算什麼呢?

對,電影就是一門必須要把界外效益也計算上的生意。像《愛.尋.迷》,票房不算成功,但紅了一個羅霖,還有Mandy Lieu也受到了注目,羅霖因此增值而增加了的收入,又何止幾百萬元?問題只在於,投資拍戲的老闆並非羅霖的經理人,因此羅霖增加了的收入和他無關,如果這是羅霖本人或其經理人投資,則這部片已經是一本數利的生意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