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交所擬末季推「初創平台」 只供註冊不涉交易 設有門檻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20日 19:35
2017年01月20日 19: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的3年戰略規劃今年踏入第二年,今年亦再推新猷,其中因應日益濃厚的創業風氣,港交所計劃最快今年第四季推出專為初創企業而設的「私人市場(private market)」(下稱「初創平台」),但僅提供註冊服務,不包括融資及股權交易,另外亦擬將平台作為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的試驗場。
明報記者 徐寶文
近年全球的創業氣氛日漸濃厚,尤其是資訊科技產業,本港的創業人數及初創企業亦日益俱增。有見及此,港交所昨日在今年的戰略規劃發布會上表示,計劃構建一個初創平台,讓初創公司在該平台上註冊,並將公司的資料開放予公眾閱覽,最快今年第四季推出。
場外股權交易或不受限
雖然初創平台的目標用戶為初創公司,讓人不其然地聯想到與內地的新三板,不過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明,初創平台只提供註冊服務,但並不提供融資及股權交易功能,故性質上與新三板不一樣。不過,企業與投資者進行場外的股權交易料不在此限。
李小加續稱,該平台旨在讓初創企業註冊,並披露其公司資料如股東名冊及股權架構等。他形容,該平台猶如一間幼稚園(kindergarten)或孵化器(incubator),讓初創企業慢慢成長,升上小學、中學、大學等。
此外,李小加再表示,若將來真的成立第三板,當中又有公司需要除牌,亦可考慮設立機制將該公司轉入初創平台中,讓已投資該公司的投資者的權益,亦受到保護。不過他強調,初創平台不可稱為「第四板」,因為該平台只是一個註冊服務提供平台,不涉及交易,因此亦不需要得到證監會的批准。
業界:須有第三方盡職調查 增公信力
由於初創平台只是一個讓初創公司註冊、及讓公眾閱覽公司資料的地方,故一旦有初創企業出現問題,或有投資者欲售股退出,他們須自行解決問題。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常務副會長盧華基認為,即使如此,港交所應注意加強平台的監控,例如初創企業須事先獲得第三方進行的盡職調查,該平台才能有公信力及專業性,否則平台的作用甚為有限。
擬作區塊鏈試驗場
港交所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補充表示,相信初創平台亦會有註冊門檻,例如資產或現金流需求等,但重申目前仍只是一個構想,並未有實質的計劃。李小加又表示,該平台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成為港交所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方面的試驗場;集團擬以區塊鏈技術,來進行註冊工作。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