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4年8月26日,恒大(3333)在香港舉行中期業績會,主席許家印發言之前做了一件事,就是叫會場的酒店職員把枱上準備好的礦泉水拿走,重新放上不久前才推出的自家礦泉水恒大冰泉,還即場飲了一大口,這一幕被在場攝影師所定格。許家印還即席宣布,恒大不再只是內房,正式轉型邁向綜合企業之路。
然而兩年零一個月後,許家印不再飲水,9月28日恒大宣布,出售礦泉水,以及糧油、乳製品業務,作價僅27億元(人民幣•下同),這也是自2010年投資足球產業,直到今年6月正式改名為中國恒大集團,以突出自己多元化企業身分之後,許家印首次大規模收縮非地產業務,而公司對出售事宜的解釋偏偏是「為了更加專注於房地產等核心主業」。
兩年後「不再飲水」 27億出售
可以說,許家印對恒大冰泉是一度寄予厚望,透過龐大資金後台、利用包括恒大足球隊的宣傳平台去催谷。當時許家印更給恒大冰泉訂下目標,2014年銷售要達到100億元,2016年更要達到300億元,但據恒大冰泉去年新三板上市招股文件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5年5月,恒大冰泉累計銷售不到13億元,虧損卻高達40億元。
申上新三板計劃打消
另許家印2014年所透露,恒大投資於礦泉水業務的金額是55.4億元,糧油和乳業即分別是5.7億元和3.1億元,累計投資總額64.2億元。
換句話說,恒大冰泉作為恒大非地產業務中投入資源最多者,卻成為虧損最嚴重的業務顯然把許家印嗆到。事實上,早在2015年7月,恒大打算將旗下恒大冰泉、恒大淘寶和恒大文化同時申請新三板上市,最終結果卻只有恒大冰泉沒法上市。
與恒大一樣,萬達也是以地產為根基,再拓展多元化業務,但兩者相比較可以發現,恒大的礦泉水、糧油、乳製品業務與地產主業缺乏協同效應;而萬達的根基是商業地產,其多元化領域包括了旅遊、酒店、電影製作與院線,也有百貨和兒童樂園,明顯與主業匹配。
轉移構建「地產加金融」
雖然如此,但恒大並非完全放棄多元化,其非地產業務目前主要還包括恒大健康(0708)、足球及文化產業,更令人關注是其去年成立恒大人壽,正式進軍金融業,而從今年以來恒大在A股市場的頻密增持,例如廊坊發展、嘉凱城,以及最令人矚目的萬科(2202),被礦泉水嗆到的許家印相信已找到另一「水源」,逐步構建「地產加金融」的新多元化局面。
[李曉佳 財經澡堂]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