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境外首條中國化鐵路東非通車 埃塞至吉布提 裝備製造管理培訓全包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5日 06:35
2016年10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由中資採用全套中國標準和裝備在非洲建造的第一條現代電氣化「亞吉鐵路」今日通車。該條鐵路西起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東至亞丁灣西岸吉布提首都吉布提(Djibouti),全長752.7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途徑45個車站,總投資約40億美元(約310億港元)。


新華社報道,埃塞俄比亞地處非洲東北部內陸高原地帶,無出海口運輸通道,制約經濟發展,九成以上進出口物資經由吉布提經公路運輸,目前連接兩地的公路已不堪重負。2010年起,中鐵開始為埃塞俄比亞設計建造這條鐵路。鐵路建成後,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的運輸時間將從之前公路運輸的7日減至10小時。


運輸時間7日變10小時

起初按照埃塞俄比亞政府的要求,中鐵參照京滬鐵路標準實地勘測發現,以當地地質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160公里的設計時速經濟上並不划算,把時速降為120公里則可大大節省建設成本,運營效益也會最大化。埃塞政府樂見成本下降,卻對降低標準心存疑慮,還專門聘請一間俄羅斯諮詢公司評估中方的方案,結果獲俄方認可,才打消顧慮,最終簽訂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曾引述中國南車集團人士稱,鐵路產業分為土建路軌、機車車輛、電氣控制系統三部分。鐵路輸出第1個層次是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屬貨物貿易;第2個層次不僅僅提供機車、車廂、信號系統等設備,還鋪設整條鐵路,屬貨物與服務貿易結合。在中國「高鐵外交」的背景下,鐵路行業希望貨物與服務貿易整體打包,由中國公司總承包,通過這種方式走出去也利於推行中國標準。


亞吉鐵路從投融資、技術標準到運營管理維護,全部採用中國標準,新華社稱標誌着中國鐵路首次實現全產業鏈「走出去」。而大批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人接受了中國鐵路技術的系統培訓,包括乘務員、火車司機、技術人員。中鐵亞吉鐵路項目部經理付洵稱,建設亞吉鐵路某段施工高峰期需要兩萬人,不可能全部由中國工人承擔,中國公司共培訓了1.5萬埃塞俄比亞鐵路工人。中方還組織非洲鐵路官員和技術人才赴華培訓,以及在當地舉行各類專業培訓。中鐵還將幫助埃塞俄比亞規劃非洲第一所鐵道學院,培養非洲的鐵路人才「自我造血」機能。而中方人員在建設過程中,至少有兩人為這條鐵路犧牲。


通車後中鐵營運管理6年

亞吉鐵路今日在埃塞俄比亞舉行通車儀式,中國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將作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使出席。鐵路通車後,中鐵和中鐵建組成的聯營體將營運管理6年,把鐵路系統的保養等知識傳授給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員工,6年後鐵路運營管理權將交還給兩國。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