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譚新強﹕人幣入SDR 金融WTO首部曲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4日 06:35
2016年10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如所料,全球股市繼續窄幅上落,估計最少會持續至美國大選。如希拉里的領先擴闊,在周期板塊如Caterpillar、Deere等領導下,美股有可能在短期內稍勝新興市場。黄金周A股放假,港股很難突破24,000點,但似乎23,000點也守得頗穩。下月深港通正式開啟,長遠非常重要,但連絕大多數的H股成分股都已在滬港通名單上,所以短期內對指數影響有限。


歐美互靠嚇 罰款雷聲大雨點小

上周德意志銀行引發了一場小風波。美國對它追索至2008年按揭證券「騙案」罰款140億美元,德銀股價跌至20年新低!德銀為德國最大銀行,如真的破產,肯定比雷曼更大件事。但請放心,它絕對是「Way too Big to Fail」,德國政府絕不會容許發生!從陰謀論角度出發,美國可能是向歐盟示威,報復蘋果因在愛爾蘭逃稅而被罰130億歐元。數目幾乎一樣,那麼湊巧?


按經驗,德銀最後埋單應為50億美元左右,傷但尚未致命。蘋果也在上訴,有趣的是愛爾蘭政府也支持;怕得罪外資老細,有錢都唔敢收!估計最後也是約四折埋單,對蘋果是九牛一毛。


上周六(10月1日)是個大日子。中國國慶外,更是人民幣正式加入SDR的時刻。此舉是我稱為「金融WTO三部曲」的第一部曲。第二部曲將是A股加入MSCI EM指數,第三部曲將是中國國債(CGB)加入摩根大通的新興市場國債指數(EMBI),可能比MSCI更重要。


下一目標:A股入摩 國債納EMBI

經6年努力,加入SDR的最大功勞歸於周小川行長。他目光遠大,冒的風險也不小,也因而樹敵眾多。對外的目的較明顯,提高人幣的國際地位,增加流通和認受性。


更重要的是把原來只有在書本裏才能找到的SDR,推高成為一個較真實的儲備貨幣單位(World Bank更曾發行SDR債券),企圖削弱美元一家獨大的局面。這一點是跟中國鼎力支持G20,從而分化以美國為首的G7,是一致的。


人幣加入SDR對內地金融體制的影響更深遠,亦應是周小川的更大目的。加入SDR迫使資本及貿易帳長遠變得更開放。在「三元悖論」的束縛下,如要維持獨立的貨幣政策,匯率必須較自由浮動。這將令政府無法利用操控匯率來保護低端出口業的競爭力。目標是令整個經濟變得更市場化,更有效率。


外資有需求 5年可買4萬億人幣債

人幣在SDR的權重約11%,馬上高過日圓和英鎊,已算畀面,但仍略低於中國佔全球GDP 15%的比例。過去一年因人幣貶值,海外投資者和貿易上對人幣的需求都減少了不少。香港的人幣存款從最高的1萬億跌至6000多億,用人幣結算的國際貿易亦減少了三分之一。


有人認為加入SDR後,人幣將大幅度「sell on news」,但我不同意。一來美國並未加息,美元強極有限。二來中國經常帳順差巨大,對人幣有支持。三來內地資金正衝向火熱的房產市場,是否泡沫,容後再議,但「走資」速度肯定減慢很多。


外資對人幣CGB的需求更將有增無減,總數量非常龐大。中國以外全球央行儲備約12萬億美元。保守估計在5年內逐步把人幣比例增至5%,需求已高達約4萬億人幣的CGB。雖說中國的債務泡沫很大,近GDP的250%,但中央政府的負債率是超低的15%,CGB的總數量才只有12萬億人幣左右!雖然10年CGB的息率只有2.7%,但仍高於所有G7的債息不少,所以仍然看好。


與美金融較勁 中國困難重重

中國無疑是WTO中的最大貿易贏家,所以亦成了特朗普的攻擊對象。金融WTO的挑戰更嚴峻更巨大。金融可說是美國領導(操控?)全球的主要「武器」之一,跟軍事的重要性不相伯仲,話語權絕不會拱手相讓。


中國人固然很聰明,財技都學得很快(太快?),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跟「自由市場經濟」還是有很多矛盾,要克服的困難還是挺多的。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