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萬科(2202)的前身成立於1984年初,那時國家只容許個體戶及聘用少於7個勞工的小商戶,民間企業家不能作工商登記。於是不少初創企業以「紅帽子企業」形式註冊及經營。萬科的管理人主導和股東被動關係,是典型紅帽子企業現象。王石從未正式承認萬科是紅帽子企業,但論者多認為萬科是紅帽子企業。
早期名為公有實為私有制
所謂紅帽子企業,是指由私人資本投資設立,而又以公有制企業(包括國有和集體企業)的名義進行註冊登記的企業,即名為公有制企業實為私有制企業。戴紅帽子有幾個方法,最簡單的是掛靠在公有制企業之下,實質獨立經營;也有是公有企業出租或轉讓營業執照給個人,每月收取管理費;亦有以合資形式成立公司,但公有制企業只佔股份不出資。根據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在1993年人大通過公司法時,經濟發達地區的集體企業超過九成是紅帽子企業。今天一些受限制的行業(例如出版、教育)依然有紅帽子企業。
中國在1950年代以公私合營名義消滅了私營企業,只有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合稱公有企業)。中共中央在1978年底的11屆3中全會確定改革開放政策,開始出現個體戶。到1982年,中共中央12大才承認個體經濟,但仍然限制私人企業規模。到1988年4月的7屆人大,中國憲法才正式接受私營經濟的合法地位,私有企業才能正式註冊、經營,但仍受諸多限制,例如銀行借貸、外匯申請、稅務待遇等不平等對待。
華晨股改 仰融一無所得
在公司法實行後,不少紅帽子企業紛紛摘帽,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為民營企業。但過程出現不少問題,特別是紅帽子企業與背靠的國家單位的股權糾紛。本來法庭對紅帽子企業產權的界定,有兩個處理方法:一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登記時資料為準,這明顯對國有企業有利;二是按「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決定股權,國有企業按公司成立後對業務貢獻佔股。在那個年代,個人出資不一定留有記錄,舉證困難,出資的民營企業老闆往往要吃虧、嘆倒楣。
紅帽子企業的股權糾紛,最經典個案應是2002年的華晨中國(1114)事件。2002年3月遼寧省政府認定華晨集團為國有資產,當年財富雜誌評為中國第三大富豪的董事長仰融在5月出走美國,遼寧省檢察院在10月18日批准逮捕(即是通緝)仰融。爭執的是當年持有華晨中國39.4%股份的大股東「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的股權歸屬問題。仰融認為基金會是他出資200萬美元、中國人民銀行教育司出資10萬美元,他本人應佔基金會70%股份。遼寧省政府則聲稱仰融是「受國有資產股東委託對華晨中國行使管理的經營者」,只是代理人。到2002年12月,瀋陽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的39.4%華晨中國股份,成為華晨中國新的大股東。事件不了了之,仰融一無所得。
紅帽子企業也有皆大歡喜的結局,柳傳志的聯想就是修得正果。萬科本來也不錯,在1986年的股份制改革,公司職員是佔40%股份,分比不低。但萬科為了發展業務,需要大量資金,只好不斷的發行新股集資,結果冲淡了管理人的股份,兼沒有控股大股東,種下今天股權之爭的種子。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早期名為公有實為私有制
所謂紅帽子企業,是指由私人資本投資設立,而又以公有制企業(包括國有和集體企業)的名義進行註冊登記的企業,即名為公有制企業實為私有制企業。戴紅帽子有幾個方法,最簡單的是掛靠在公有制企業之下,實質獨立經營;也有是公有企業出租或轉讓營業執照給個人,每月收取管理費;亦有以合資形式成立公司,但公有制企業只佔股份不出資。根據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在1993年人大通過公司法時,經濟發達地區的集體企業超過九成是紅帽子企業。今天一些受限制的行業(例如出版、教育)依然有紅帽子企業。
中國在1950年代以公私合營名義消滅了私營企業,只有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合稱公有企業)。中共中央在1978年底的11屆3中全會確定改革開放政策,開始出現個體戶。到1982年,中共中央12大才承認個體經濟,但仍然限制私人企業規模。到1988年4月的7屆人大,中國憲法才正式接受私營經濟的合法地位,私有企業才能正式註冊、經營,但仍受諸多限制,例如銀行借貸、外匯申請、稅務待遇等不平等對待。
華晨股改 仰融一無所得
在公司法實行後,不少紅帽子企業紛紛摘帽,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為民營企業。但過程出現不少問題,特別是紅帽子企業與背靠的國家單位的股權糾紛。本來法庭對紅帽子企業產權的界定,有兩個處理方法:一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註冊登記時資料為準,這明顯對國有企業有利;二是按「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決定股權,國有企業按公司成立後對業務貢獻佔股。在那個年代,個人出資不一定留有記錄,舉證困難,出資的民營企業老闆往往要吃虧、嘆倒楣。
紅帽子企業的股權糾紛,最經典個案應是2002年的華晨中國(1114)事件。2002年3月遼寧省政府認定華晨集團為國有資產,當年財富雜誌評為中國第三大富豪的董事長仰融在5月出走美國,遼寧省檢察院在10月18日批准逮捕(即是通緝)仰融。爭執的是當年持有華晨中國39.4%股份的大股東「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的股權歸屬問題。仰融認為基金會是他出資200萬美元、中國人民銀行教育司出資10萬美元,他本人應佔基金會70%股份。遼寧省政府則聲稱仰融是「受國有資產股東委託對華晨中國行使管理的經營者」,只是代理人。到2002年12月,瀋陽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的39.4%華晨中國股份,成為華晨中國新的大股東。事件不了了之,仰融一無所得。
紅帽子企業也有皆大歡喜的結局,柳傳志的聯想就是修得正果。萬科本來也不錯,在1986年的股份制改革,公司職員是佔40%股份,分比不低。但萬科為了發展業務,需要大量資金,只好不斷的發行新股集資,結果冲淡了管理人的股份,兼沒有控股大股東,種下今天股權之爭的種子。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