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慧麟:也許謙卑很難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4日 06:35
2016年10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非建制派在立法會選舉大有斬獲。未來一年最重要的選舉,就是選委會及特首選舉(其實也有下年12月港區全國人大選舉,但這部分泛民及自決派應該興趣缺缺)。由於今次泛民認為立會選舉結果比預期好,所以早前泛民的功能界別議員組成了一個平台,協調選委會選舉。有支持者揚言可以選到300名選委,甚至有人更稱要做「造王者」云云。


我們不妨拿上一屆選委會的選舉結果作參考。上一屆堅實的泛民人士,最終約取得近200名選委。如果加上政見接近泛民的選委(約20至30名),大約有200多一點。上屆何俊仁出選,取得188個提名,最終得票只有76票。當然,何俊仁最後的得票多寡,不能作準,因為投票當日有白票之外,也有部分人支持唐英年。但我們若以提名票作為參考,泛民實際上只有近200名堅實的選委支持者。


當然,每屆經驗都不同。上一屆選委會選舉之前,政界大多認為唐英年贏出的機會很大,亦影響了泛民人士出選的意欲。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由於今次選委的形式及選舉方法不變,所以泛民若要在選委會上,比上屆贏多100多個席位,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觀乎上屆選委會參選,參與協調選舉的朋友一再在報章提過,很多界別出現吹水者多、落場者少的困局,特別是泛民比較有把握的專業界別。不少泛民支持者提到,出選恐怕影響公司生意或影響與北京關係而婉拒出選,能夠湊到近200名泛民人士出選已不容易。


泛民面對兩方夾擊

而且,今屆泛民面對的,是有兩方面的夾擊。一方面,是有傳今屆本地商界及建制派,決定空群而出,他們寸土必爭,更會在泛民擅長的專業界別出戰。而本地商界,反對梁振英連任的力量,要做出最高度的集結投入選戰,更希望在專業界別攻堅。至於建制派亦高度投入,確保下一屆的特首,能夠以最多的支持票上任。


另一方面,是非建制派之間的合作與分歧。其實泛民的票倉,亦有出現碎片化的情况。但是,由於非建制派在功能界別的選舉,一般只有一個候選人,所以在與建制派對決之下,票源較為集中,令非建制派可以贏出。然而,現在選委會的各個界別之議席,一般都有10個甚至30個,泛民及自決派的人士都有機會贏出。問題在於,雙方關於重啟政改以及撤回8.31的路線,的確有分歧。泛民能否可以與自決派人士整合、壯大力量,的確相當關鍵。


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 才能做好部署

說到底,泛民朋友的確可以用「奪取300席」作為目標。不過,以現時選舉制度及方式,在泛民內部可否有超過300人出選也成疑問之下,更遑論要贏300席。有時候,訂下目標,對於政治鬥爭及燃燒選舉意志相當重要。但說到底,實事求是、保持謙卑,不要被立法會所謂的勝利衝昏頭腦,才能做好部署,真正做到寸土必爭。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