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五:內地遊客須入鄉隨俗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4日 06:35
2016年10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正在進行中的「十一黃金周」,令境內外的許多國家和地區迎來大批內地遊客。


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之前發布預測,今年「十一黃金周」,內地近一半的人都將選擇外出旅遊,同比增長12%;預計消費更創新高,同比增長13.5%。


「十一」出遊的職場人士成為主力。「途牛旅遊網」監測資料顯示,21至40歲年齡段用戶佔總出遊人次比達61%。「途牛網」資料顯示,目前選擇預訂出境短線遊的用戶佔出境遊出遊人次的70%,其中日本熱度不減,成為首選地,排名其後的為韓國、泰國。


而每年的旅遊旺季,總會有內地遊客不文明旅遊的新聞爆出,讓人們反思如何提高國民素質。兩年前的內地遊客讓孩童在香港街頭便溺事件,更讓這一話題進一步發酵,引發兩地網民的口水大戰。同樣,在韓國,近來涉及內地少數遊客惡性個案的發生,令當地居民側目,甚至由此招致了部分韓國民眾要求當局取消濟州島對內地遊客免簽的措施。


近年來,伴隨着大量內地民眾出境旅遊,遊客的素質已經成了一個世界性的話題。隨地便溺、便後不冲水、隨地吐痰、大聲喧嘩、亂扔垃圾、亂塗亂畫、貪小便宜、對服務人員頤指氣使等不文明行為,差不多已經成了中國遊客特有的標籤。也許它們僅是個別案例,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網絡時代更是如此,也更容易引起過激反應。中國遊客在海外花了很多錢,並沒有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好感,反而獲得了粗魯、暴發戶的壞名聲。


一些內地遊客的惡行,並非到了海外才爆發。事實上,在內地糟糕的旅遊環境中,這類惡習人們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為常。而一旦出了國門,到了文明程度更高的地方,內地遊客的惡習就格外突出。


內地有關部門近年起也加大力度,對在海外滋事、有惡行的遊客採取通過「黑名單」公開實名的強硬政策。「黑名單」被稱為「不文明行為紀錄」,在中國國家旅遊局官方網站上公布,相關部門會對「黑名單」上的遊客採取多項制裁舉措。


最終着眼點仍是「文明」

其實,遊客只要本着「入鄉隨俗」的原則就會避免許多失當行為。「入鄉隨俗」亦是對不同價值觀、文化觀、傳統習俗的尊重,比如,在國外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實際上並非這種行為多不文明,而是這種行為不為當地的風俗所接受。


大量的內地民眾外出旅遊,強大的購買力的確受歡迎,而好的習慣、修養、禮儀則是每一個遊客都應具備的。


宣導「入鄉隨俗」,也是希望能「出口轉內銷」,進而提升內地公共場合中個人行為的文明程度,最終着眼點,仍是「文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