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弼:繼續只沽不買 匯豐被Call走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3日 06:35
2016年10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週五港股跌勢隨德銀危機恐慌擴大,大瀉442點,然而收市後,德銀股價在跌破10歐元低見9.9歐元後出現強勁反彈,因為市傳美國司法部快和德銀達成和解共識,罰款由140億美元減至54億美元。執筆之時,傳聞仍未經司法部和德銀證實,不過德銀在美國的預託證券股價已經大幅反彈14%。我記得,2008年我Long Put沽雷曼的時候,最後也因該股死貓彈要微蝕收場。所以就算我們看對某股必死無疑,何時加入沽空的時間不易掌握,因此,我不主張一般散戶在德銀大跌的時候直接買入博反彈或沽空圖利,火中取栗。


回想起來,在歐洲進行首次QE前,我曾短暫看好歐洲銀行股而在24歐元水平大手買入德銀,最後約在30歐元沽出,如今見該股跌破10元,實在令人抹一把汗!

上週五美股反彈,幾乎完全收復週四的下跌,港股會否跟隨於週一反彈,要看美國司法部會否在週末澄清傳聞,或美帝真的怕有大型國際銀行too big to fine(大得不能罰款)而讓步。不過,德銀的困境,司法部的罰款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根本的理由,是銀行業經營愈來愈困難,息差收窄,壞帳飈升,突然有風吹草動,最弱的銀行便會出現擠提(Bank Run),例如今次有對冲基金把錢和證券從德銀提走,消息引發股價大跌,又或平民存戶大量提款引發的傳統擠提,縱使還未在德銀的個案發生,但對於大量疑似資不抵債的歐洲銀行來說,擠提的出現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某程度上,大陸人瘋狂走資,或要樓不要錢,也是對人民銀行的擠提。就算今次德銀危機又可以拖一時三刻,世界銀行體系極度不穩,已成資產市場的計時炸彈,這是我再三強調投資實金和金礦股ETF的理由,也覺得在美股已在歷史高位的情況下,難以大幅上衝的理由。


歐洲銀行資不抵債 擠提遲早出現

至於個人部署,「只沽不買」策略進度理想。因期指結算日港股高收,我有不少貨包括匯豐控股(0005)被Call走,在德銀火燒連環船的憂慮下,沽出匯豐套現是我所樂見的。另外,早前非常看好於美國上市的晶片股NXPI,傳被高通Qualcomm收購,消息傳出後爆升超過25%,若然跌市持續,又有子彈高沽低買換貨,擇肥而噬。


近年,大概每年都有一隻股票被收購,創興銀行(1111)、Vodafone(美國業務被Verizon收購)、Mead Johnson(傳聞未經證實)、NXPI(傳聞未經證實),這些機會是價值投資法才可能捕捉,最終,就是明白何謂價值。奧國經濟學讓我明白何謂價值(我並


沒有說這是唯一的途徑,只是認為奧派較容易為大眾理解),這是我致力推廣奧國經濟學的原因。至於港股,基於資產比股價折讓的股份通常被家族大股東牢牢控制,要這些家族賣出控制權幾乎是沒有可能的,所以這一類一邊投資好公司,一邊等併購「叫兩飛」的投資,這機會絕對不屬於港股股民!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週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47108.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