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各自表述 總統辯論淪「政治騷」長青網文章

2016年09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9月27日 06:35
2016年09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候選人辯論是歷屆大選重頭戲,不過是否可以「真理愈辯愈明」則成疑問。總統辯論的模式是一向惹人詬病。論者向來質疑,這種模式並非真正辯論,而只是各自表述意見的「政治騷」。對於以「真人騷」馳名的特朗普來說,可能是正中下懷。


候選人干預辯論形式篩主持

美國歷史學家萊波雷(Jill Lepore)最近在《紐約客》撰文回顧總統辯論史,引起不少迴響。1976年開始,總統候選人辯論由無黨派組織「婦女選民聯盟」(the League of Woman Voters)主辦,辦了3屆後,列根政府要求將主導權交給電視台,婦女選民聯盟主席賴丁斯(Dorothy Ridings)當時警告說,電視台只為了賺錢,看重的是收視率,「他們只會辦一個扭曲的辯論,會同意競選陣營任何要求」。事實上在1984年,婦女選民聯盟已作出讓步,容讓當年候選人列根及蒙代爾的陣營可否決辯論的形式及篩選主持人。該聯盟於1988年退出主辦,炮轟候選人陣營只想把辯論變成造勢活動之一。


獲譽為「全美國最可信的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前主播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圓圖)生前曾批評說,總統候選人辯論已淪為「競選欺瞞的一部分」,本來可藉此向國民詳細闡述國家面對的重大議題,並提出解決方法,但候選人卻蔑視這種有意思的辯論方式。


「放生」不實言論 傳媒自削把關力

曾在2008年主持奧巴馬與麥凱恩的總統候選人辯論的希弗(Bob Schieffer)也認為所謂辯論只是自說自話:「有人說了什麼,其他人則說:『這是愚蠢的。』接着旁邊的人說:『不,你是愚蠢的。』」


辯論模式出問題,傳媒作為把關人的角色亦愈見削弱。特朗普月初在NBC節目受訪時作不實言論,卻未被主持質疑追問。下月將主持最後一場總統辯論的霍士新聞主播華萊士(Chris Wallace)已表明,他不會在辯論中追究特朗普或希拉里是否說謊,認為核實候選人所說的話「不是我的工作」。這種「中立」是否傳媒應有的態度,值得深思。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