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最近開始鬧大的元朗橫洲事件,高官的言詞自相矛盾,再一次的沒有任何人要負責,以及不斷爆出新的謠言和陰謀論。這使更多市民理解到,香港的政治背後,是錯縱複雜的土地利益問題。
這個土地利益問題,被有些人略稱成「土地問題」,這個說法有點取巧,因為他把重點含糊了。土地問題4個字,很容易就會被理解成「土地供應不足」問題。
無論增加多少供應 問題都不會被解決
他部分是正確的,的確,香港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的土地供應。但我們用這角度去理解他,就會以為這只是一個供需問題,變成覺得只要增加土地供應,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這卻是錯的,香港無論增加多少土地供應,這個土地問題都不會被解決。
諷刺地,如今天大家看到的,出現新的土地供應出現時,反而引爆了爭議。各利益集團都明爭暗奪土地權益,地產商、政府與原居民自然如此。哪怕是公屋的基層居民,都會在意新建的公屋單位,受惠的是正在輪候的土生土長的本地年輕基層,還是新移民?
這一方面是基層家庭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文化傳承的問題。基層的市民,每當看到自己的社區,愈來愈多不懂使用廣東話的人出現,甚至連兒童和學生都開始不用廣東話作為交談的語言,都會承受巨大的壓力與疑慮。對於這些所有不多的基層來說,文化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令事情更複雜的,是有自置物業的中層也涉及其中。之前董建華下台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製造了「負資產」,而製造了負資產,是因為他號稱的建屋計劃,刺激了香港的資產價格暴跌。香港如果不維持供應不足,資產價格就很可能再次崩潰。要怎樣維持資產價值?到頭來就是令基層更難得到住宅。對他們來說,土地供應不足不是問題,土地供應充足才是問題。
要回復社會安寧 須平衡各板塊需求
每當有土地供應,每人都需要計算自己的得失,地主是否能從中取利?中產的物業的價值是否能保持?基層是否有得到公屋的機會?這遊戲中,不是受益者的人就是受害者。對於中產來說,物業價值崩潰,隨時導致斷供而被拍賣。對於基層來說,得不到公屋的後果,就是把大量的收入奉獻在惡劣的居住環境下,面對永不超生的輪候冊。
上層在爭奪土地暴利,基層在爭奪居住權利,中層在爭奪資產價值。香港的土地問題,終究不是供應問題,是「土地權益分配問題」。
香港要回復社會安寧,就必須有效地平衡以上各板塊的需求。
這個土地利益問題,被有些人略稱成「土地問題」,這個說法有點取巧,因為他把重點含糊了。土地問題4個字,很容易就會被理解成「土地供應不足」問題。
無論增加多少供應 問題都不會被解決
他部分是正確的,的確,香港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的土地供應。但我們用這角度去理解他,就會以為這只是一個供需問題,變成覺得只要增加土地供應,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這卻是錯的,香港無論增加多少土地供應,這個土地問題都不會被解決。
諷刺地,如今天大家看到的,出現新的土地供應出現時,反而引爆了爭議。各利益集團都明爭暗奪土地權益,地產商、政府與原居民自然如此。哪怕是公屋的基層居民,都會在意新建的公屋單位,受惠的是正在輪候的土生土長的本地年輕基層,還是新移民?
這一方面是基層家庭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文化傳承的問題。基層的市民,每當看到自己的社區,愈來愈多不懂使用廣東話的人出現,甚至連兒童和學生都開始不用廣東話作為交談的語言,都會承受巨大的壓力與疑慮。對於這些所有不多的基層來說,文化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令事情更複雜的,是有自置物業的中層也涉及其中。之前董建華下台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製造了「負資產」,而製造了負資產,是因為他號稱的建屋計劃,刺激了香港的資產價格暴跌。香港如果不維持供應不足,資產價格就很可能再次崩潰。要怎樣維持資產價值?到頭來就是令基層更難得到住宅。對他們來說,土地供應不足不是問題,土地供應充足才是問題。
要回復社會安寧 須平衡各板塊需求
每當有土地供應,每人都需要計算自己的得失,地主是否能從中取利?中產的物業的價值是否能保持?基層是否有得到公屋的機會?這遊戲中,不是受益者的人就是受害者。對於中產來說,物業價值崩潰,隨時導致斷供而被拍賣。對於基層來說,得不到公屋的後果,就是把大量的收入奉獻在惡劣的居住環境下,面對永不超生的輪候冊。
上層在爭奪土地暴利,基層在爭奪居住權利,中層在爭奪資產價值。香港的土地問題,終究不是供應問題,是「土地權益分配問題」。
香港要回復社會安寧,就必須有效地平衡以上各板塊的需求。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