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弼﹕同胞「爆買」 利好長實長青網文章

2016年08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8月22日 06:35
2016年08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港股強勢,甚至強於歐美股市,無論股樓,恐慌性買入的情况又出現。無他,王弼已講過,自Brexit以來市場睇死全球央行不能加息,銀紙繼續被攤薄,怎不蜂擁搶購優質資產?當然,何謂優質,各人定義不同,不過總的來說,這一浪升勢凌厲的公用股、房託等,都是穩定派息,不太受經濟不景影響的行業。


王弼唯恐債息低處未算低,世界貨幣有「津巴布韋化」之虞,因此也恐慌性跟風買入股票,目標是一些落後但有穩定派息的股票,包括長江基建(1038)、可口可樂、英國電訊等,周五也趁太古A大跌,買回早期高位被Call走的持貨,至於資金的來源,則是從沽售中資股和匯控(0005)而來,手上的三成現金水平基本上不變。


聯儲局加息難料 保留三成現金水平

如果貨幣津巴布韋化,為什麼不把現金都盡數投資,甚至借到盡投資呢?因為我相信,聯儲局手段始終較津巴布韋央行高明,雖然所有紙幣(Fiat Currency)的命運都是殊途同歸,長遠歸零,但高明的聯儲局,可以用100年的時間把貨幣的購買力減少95%,而津巴布韋央行,則用了短短數年的時間,把法定貨幣化為陰司紙(其實面額比陰司紙更大,央行還有心思加入防偽特徵,堪稱創意無限)。


聯儲局有什麼法寶呢?撇開美國有許多軟硬實力不談,美國聯儲局有一法寶,就是局方會出其不意加息,對漠視其公信力的人殺個措手不及,皆因貨幣政策公信力就是聯儲局甚至美國政府稱霸全球的最重要資產。例如當聯儲局2008年初挽救了貝爾斯登,全球大部分投資者都以為它會繼續挽救其他銀行的時候,它就讓雷曼倒閉一樣。我得承認,我既無法得知聯儲局何時懲戒漠視它公信力的投資者,唯有自去年7月開始閒置這三成現金資產。


轉移中港資產至世界各地 分散風險

而剩下的七成股、樓、債和黃金一類資產,就按不同市况調配。阿媽係女人的道理,就是把偏貴的資產類別沽出,購進低水的資產。我不敢講每一次調換都是高賣低買,但過往的重大成功個案,是2007年直通車大牛市沽港股買入港樓。至於在2012年沽出物業買入房託領展(0823)和冠君(2778),有人可能會說兩者升幅相約,但王弼認為賺了的至少是資產的流動性,而其重要性是我現在可以循序漸進,把中港資產多元化至世界各地市場,減低資產過分集中中港的風險。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大道理,我也是學一些有權有勢的祖國同胞,只不過未有他們「爆買」的豪氣罷了。這一次資產轉移,仍是現在進行式,幾年後才知成敗。


說開高賣低買的高手,香港一定首推李嘉誠,旗下長實地產(1113)最近公布業績,副主席李澤鉅便說,除了長江中心,無物業必揸。有評論聚焦長實香港土儲少,我則認為,如果集團願意出售貴重物業例如中環中心,食正祖國同胞爆買離岸資產這條水,是極大利好信號。既稱爆買,同胞一般會用溢價搶購物業,大行一般估計長實每股NAV超過90元,就以保守90元計,目前股價折讓約四成。除了中環中心之外,如果服務式住宅、黃埔商舖和停車場、廣東道1881 Heritage等都出售的話,我估計管理層隨時派發巨額特別息。今次捧長實場,分段入貨,又要靠管理層釋放資產價值的功力了。


■ 「投資.王道」節目重溫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重溫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45877.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