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2016年國際足球冠軍盃中國站在7月底舉辦,曼聯、曼城和多蒙特在滬、京、深各賽一場,分別是:曼聯對多蒙特、曼市打吡、曼城對多蒙特。
上海站比賽中,曼聯幾乎未遣一線主力上場,球員們的專業度和敬業度還不如球迷。賽後,筆者不禁思考這個已然存在大約20年的問題:為何一些大牌球隊來華參加商業比賽,常常出工不出力?有人抨擊海外球隊耍大牌、勢利眼;然而北京站發生的一切,讓筆者不得不換個角度來反思。
7月25日的曼市打吡原定於晚間7時半開賽,距離開場不足5個小時,賽事組委會和運營方突然宣布:因天氣導致的場地原因,比賽被迫取消。
賽前北京連日暴雨,但當日已晴空萬里,外界無法接受上述理由。另據英國媒體報道稱,取消比賽的真正原因是:「鳥巢」的草皮質量無法達到比賽標準。還有知情人士爆料:主辦方一直不讓球隊看場地,最後球隊看了勃然大怒。
但這只是北京站問題最後的集中爆發,此外還有:發布會臨時調整地點、球員活動時長縮水、採訪一再改期後取消等。而這一切,其實都是在揭露:中國商業體育賽事運營水平落後。
為何賽事運營水平無法提高?
對於職業俱樂部而言,通過商業比賽賺錢固然重要,但正式比賽的成績才是核心。長途飛行來華已十分辛苦,若再遇到各類麻煩,萬一造成非戰鬥減員,實在得不償失。權衡利弊之下的結果便是:一線球員不參加、二線球員不出力,比賽競技性下降。而這又會拖累贊助、轉播、門票收入,進而成為運營方的收支壓力。從外界看,這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
忍不住進一步發問:為何賽事運營水平遲遲無法提高呢?想來,大約有幾個原因:首先,商業比賽數量少,運營方缺乏鍛煉機會;其次,國內自身聯賽運作市場化程度低,無法幫助運營方積累經驗;第三,轉播權出售向來是商業賽重要收入來源之一,但在國內仍然嚴重掣肘於國家級強勢媒體的壟斷,導致國外成熟的商業模式在國內難以運轉。
說到底,商業足球比賽運營水平低,只是中國體育界諸多市場化問題中的一個側面,如上周(8月5日)本欄提到的寧澤濤事件一樣,若不能打破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體育繁榮」必會淪為一句空話,體育也不可能真正成為一項產業,而永遠不過是領導人餘興的一個選擇、為國家貼金的一個工具。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上海站比賽中,曼聯幾乎未遣一線主力上場,球員們的專業度和敬業度還不如球迷。賽後,筆者不禁思考這個已然存在大約20年的問題:為何一些大牌球隊來華參加商業比賽,常常出工不出力?有人抨擊海外球隊耍大牌、勢利眼;然而北京站發生的一切,讓筆者不得不換個角度來反思。
7月25日的曼市打吡原定於晚間7時半開賽,距離開場不足5個小時,賽事組委會和運營方突然宣布:因天氣導致的場地原因,比賽被迫取消。
賽前北京連日暴雨,但當日已晴空萬里,外界無法接受上述理由。另據英國媒體報道稱,取消比賽的真正原因是:「鳥巢」的草皮質量無法達到比賽標準。還有知情人士爆料:主辦方一直不讓球隊看場地,最後球隊看了勃然大怒。
但這只是北京站問題最後的集中爆發,此外還有:發布會臨時調整地點、球員活動時長縮水、採訪一再改期後取消等。而這一切,其實都是在揭露:中國商業體育賽事運營水平落後。
為何賽事運營水平無法提高?
對於職業俱樂部而言,通過商業比賽賺錢固然重要,但正式比賽的成績才是核心。長途飛行來華已十分辛苦,若再遇到各類麻煩,萬一造成非戰鬥減員,實在得不償失。權衡利弊之下的結果便是:一線球員不參加、二線球員不出力,比賽競技性下降。而這又會拖累贊助、轉播、門票收入,進而成為運營方的收支壓力。從外界看,這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
忍不住進一步發問:為何賽事運營水平遲遲無法提高呢?想來,大約有幾個原因:首先,商業比賽數量少,運營方缺乏鍛煉機會;其次,國內自身聯賽運作市場化程度低,無法幫助運營方積累經驗;第三,轉播權出售向來是商業賽重要收入來源之一,但在國內仍然嚴重掣肘於國家級強勢媒體的壟斷,導致國外成熟的商業模式在國內難以運轉。
說到底,商業足球比賽運營水平低,只是中國體育界諸多市場化問題中的一個側面,如上周(8月5日)本欄提到的寧澤濤事件一樣,若不能打破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體育繁榮」必會淪為一句空話,體育也不可能真正成為一項產業,而永遠不過是領導人餘興的一個選擇、為國家貼金的一個工具。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