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拆局﹕建交則雙贏 提升中國形象長青網文章

2016年08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8月06日 06:35
2016年08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主任陳聰銘對本報表示,中梵關係是大陸的外交工具,若雙方要建交則台灣無力阻止。中梵建交將是雙贏局面,將幫助中國提升尤其是人權方面的國家形象,同時約1000萬中國教徒將充實在全球範圍內日漸衰落的普世教會的實力。


陳聰銘稱,中梵建交前景並非目前表面所見的樂觀,雙方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除了主教任命權外,還包括如何處置中國官方天主教愛國會、傳教自由等問題,「有人(天主教徒)還在牢裏」。陳認為,中梵關係改善主要出於教宗方濟各本人的意願,耶穌會士出身的他追隨耶穌會傳統,重視向中國傳福音的使命。


或採「越南模式」 符合雙方利益

至於湯漢樞機在文中稱梵蒂岡可能循「越南模式」,既保障中共嚴控宗教人士「忠黨愛國」,又符合教廷的宗教認可權。陳聰銘則認為,梵蒂岡和多國簽訂過特殊協議,無論中梵使用哪種模式,教廷都必須參與主教任命,同時可能會放棄一部分權利。不過一旦大陸放寬對天主教的政策,也將面臨其他宗教施壓,「基督教目前還在受打壓,藏傳佛教牽扯到西藏,伊斯蘭教與新疆、反恐有關,環環相扣。」


湯漢之後 下任樞機或在大陸誕生

中央社引述台灣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孔令信指出,自2013年台灣教區主教單國璽樞機過世後,台灣便未再出現第2名樞機,在教廷權利地位相對下降。若中梵達成主教任命共識後,未來一旦湯漢樞機過世,大陸很有可能出現下一任樞機,將成為華人天主教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地區,在教權上間接影響港台教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王美秀則有不同看法,認為湯漢文章僅在討論天主教內部事務,與外交無關,認為媒體過度解讀,探討中梵建交為時尚早。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