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澳門5月起於蓮花口岸實施跨境車「(兩地)一檢」模式,澳門政府形容是中澳口岸查驗互認的「創舉」,預料通關效率可大為改善。而2019年竣工的粵澳新通道更進一步將「一檢」應用到旅客身上,旅客只需一張證件,便可同步完成出入境兩地的手續。
澳門蓮花及珠海橫琴口岸5月24日起實施跨境車「一檢」,本報記者上周到澳門乘坐跨境私家車前往橫琴,要先於蓮花口岸接受「車上檢」,將香港身分證交予檢查站人員,完成出境澳門的手續後,記者需於橫琴口岸下車,辦理入境手續,完成後則返回私家車。至於車輛則只需在其中一方口岸接受檢驗,另一方就承認其結果,不再檢查。澳門政府形容新通關模式是「創舉」,亦可為開放澳門單牌車(即非跨境車)進入橫琴作準備。然而記者租用的車輛司機指出,過關車輛只會作隨機抽查,實施新通關模式以來他亦無被抽驗過。
粵澳新通道 旅客一證出入境
除了車輛「一檢」,2019年竣工、連接珠海及澳門的粵澳新通道更實施旅客「一檢」。根據珠海市政府去年底發布的《推進粵澳新通道項目建設工作方案》,國務院已同意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通關模式下,兩地資料庫互通,市民只需使用入境一方的證件,便可同時完成出入境手續。澳門經濟法律學會理事長何金明解釋,相對西九龍總站已深入香港境內,粵澳新通道位處兩地邊界,通關模式毋須透過修改《基本法》進行,只需透過訂立行政法規便可實施。然而他認為實施「一檢」前,中澳應簽署司法互助協議,以釐清執法權及兩地刑法差異等問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