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完成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中期檢討,決定今年把參與診所的區份由原有3區,擴展到南區、九龍城、深水埗、元朗等另外9區,最快11月推行,並容許跨區。計劃內的藥物名單,亦於10月起增加胃藥、便秘藥等8種相關藥物,病人收費維持45元。
胃藥抗敏感藥列免費
該計劃2014年率先在屯門、黃大仙、觀塘3區推行,現時參選計劃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人,可付45元診金向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求診。至今年6月底,共有90名私家醫生及7161名病人參與,每人一般使用7次資助(上限為10次)。醫管局計劃今年會擴展至額外9區,8月起招募醫生,之後配對病人,料11月可推行,最終至2018/19年度至全港18區(見表),預料屆時有350名醫生及3.5萬名病人參與。
年補貼增至3034元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現計劃涉及糖尿病或高血壓病人,但他們或同時患其他相關疾病,故決定於10月1日起在藥物名單增加胃藥、便秘藥、抗敏感藥等8種藥物,病人毋須額外付費。他稱,局方資助私家醫生金額,7月1日起已增至每名病人每年3012元,並會因應新增藥物,每名病人每年增加22元至3034元。
另外,計劃將容許跨區安排,由原本只可選住址地區的醫生,改為位於其他區域、有參與計劃的醫生。另醫生可安排職員處理行政事務、安排多於一名代假醫生等。
擬擴及認知障礙精神病患者
張偉麟表示,關注本港的老人問題,局方正考慮把計劃擴展至其他疾病,如認知障礙症、抑鬱等一般精神健康問題,亦會考慮哮喘及慢阻肺病者。據醫管局資料,計劃最初有78名醫生參加,其後有27名醫生加入,15人退出。張偉麟表示,退出醫生可能涉及轉換診所、地址等。另有約5%病人退出計劃,或與病情有變等因素有關。他說,因計劃已變成恆常推行,預料可吸引更多醫生參加。
醫學會社區網絡委員會中央協調工作小組九龍東聯絡人、本身有參加計劃的區家駒表示,今次新增8種藥物是常用藥物,過去病人若有需要亦會使用,自己一般沒有額外收費。他說,日後可以醫管局的價錢訂藥,可節省部分成本。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表示,計劃可便利病人到工作或居所附近的私家診所求醫。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