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英商會﹕商界多撐留歐 留歐派﹕保金融地位 脫歐派﹕監管過嚴長青網文章

2016年06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6月23日 06:35
2016年06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傳統向以商貿經濟為生,脫歐公投除政治意義重要之外,亦關乎倫敦金融城以及英國商貿格局的未來。現任香港英商會行政董事兼前英國駐港澳總領事奚安竹向本報稱,英國商界確以支持留歐者居多,不過留歐和脫歐理據仍是各有支持,今次公投雙方陣營火藥味濃,沒有妥協餘地。


明報國際組、中國組

奚安竹(Andrew Seaton)指出,英國商界的主要脫歐理據有3方面:一是奪回主權,從而自行制訂相對少限制的監管框架,解除「監管負擔」;二是可以與各國重新洽討自由貿易協議,爭取更優惠的條件;三是毋須再向歐盟付錢。


至於留歐理據方面,一是繼續自由進入歐洲單一市場,涉及英國近半出口;二是不想動搖倫敦的歐洲以至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三是脫歐或會損及英國作為歐洲最吸引投資國家的地位,畢竟這地位部分原因來自不少外資選擇以英國為跳板到歐洲投資,這點在脫歐後恐煙消雲散。


英國商界對歐洲監管「過嚴」的抱怨並非一朝一夕,有英國商界資助背景的智庫Open Europe去年發表報告,根據英國政府影響評估(IAs)整理出百大對英國經濟最沉重的歐盟衍生監管,推斷它們為英國經濟帶來高達333億鎊的代價,範疇涵蓋環保、勞工標準以至金融機構財政等。報告質疑,IAs估算上述監管帶來586億鎊利益的說法不準確,尤其質疑佔重比例的有關環保部分誇大,現實是歐洲以至全球尚未達到排放標準,所謂益處根本未出現。


脫歐派引述有關數字,以此作為英國被歐盟凌駕主權的理據。不過BBC直言那只是約略估計的數字,而且這麼大的金額根本就不是淨值,未有與得益抵消。Open Europe聯合總監盧柏洛(Raoul Ruparel)也承認,百大沉重監管當中的31項屬於類似量化好處的類型。


指「移民牌」非商界關注

對於脫歐派熱打的「移民牌」,奚安竹承認這不是英國商界真正關注的議題。而被問及這是否精英與底層想法有落差時,他不認為這是精英「離地」,而是認為這純屬「着眼點不同」的問題。他解釋,從宏觀經濟角度看,移民可以增加人才庫,有助經濟發展,因此商界基本上傾向親移民立場;可是從地方或(英國民眾的)個人角度看,卻會見到移民爭工作、拉低薪水、令住屋成本上漲及增加學校和醫院等公共服務壓力問題。他笑言,這點對香港人來說不難理解。


奚安竹認為,今次公投與以往4至5年一次的選舉非常不同,主要原因是公投議題要作出很關鍵的決定,而且本質上是「二元」(binary)的議題,脫歐與留歐之間沒有妥協餘地,不像一般選舉議題可以找到中間立場(middle ground),再加上這是一次定生死,不像國會大選可以等下次再來,選民的感受會變得非常強烈,英國社會事後不易平息下來。


被問及香港英商會的立場,奚安竹指出,不少成員確頗為關注這次公投,畢竟這是「非常重大的戰略、政治、經濟和商業事件」,但香港的英商有撐留歐亦有撐脫歐,香港英商會決定不持任何立場。不過奚安竹稱,據自己與在港英商的對話理解,個人感覺是他們多數支持留歐。


1285英商領袖公開信撐留歐

包括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在內的1285名英國商界領袖,昨日在《泰晤士報》發表公開信支持留歐,信中指「英國離開歐盟將會意味着我們企業面臨不確定性、與歐洲貿易減少和就業職位下降」。這批商界領袖的企業合共僱用約175萬人。


明報記者 周宏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