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奧蘭多夜總會槍擊案造成49死53傷,警方在距槍手首次開槍後3小時突擊攻入店內擊斃槍手。警方稱,槍手馬丁曾「冷靜而理性」與警方談判,其後雙方駁火迫使馬丁退至店內洗手間,警員趁機救出多人,最終因憂慮馬丁引爆炸彈而強攻。另據目擊者稱,馬丁開槍時眾人在舞池跳舞,聽到砰砰砰的聲響,還以為是爆竹或鼓聲,未有為意。
槍手退守洗手間挾人質
奧蘭多警察總長米納(John Mina)稱,29歲槍手馬丁於當地時間周日凌晨約2時,從距離奧蘭多193公里的寓所,帶同步槍、手槍等武器,駕駛客貨車前往地著名同性戀夜總會「脈搏」。當時店內正舉行「拉丁之夜」,即將打烊。馬丁步進店內,向在場約320人亂槍掃射,地上頓時鮮血淋漓,死傷者互疊。大批恐慌的民眾從夜總會後門湧出,有的帶同傷者逃生,由警車送往醫院搶救。
有目擊者稱,案發時在聽到砰砰砰的聲響,以為是爆竹或鼓聲,但突然有人尖叫起來,所有人隨即跑向門口,亦有人從舞池或吧枱跳下,避開槍擊。夜總會負責人亦在facebook專頁留言示警:「所有人離開『脈搏』,不斷向前跑。」
在事發夜總會擔任保安的一名休班警員聽到槍聲趕至,與馬丁駁火,其他接報到場的警員亦加入支援,迫使馬丁返回夜總會,躲在洗手間中,挾持部分民眾。有受困者悄悄致電報警或向親友發信息求救,警員則趁救出在店內其他地方躲藏者。FBI消息稱,馬丁曾致電911緊急熱線,宣稱自己效忠「伊斯蘭國」(ISIS)領袖,亦談及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疑犯。
警:槍手談判表現冷靜理性
米納指出,馬丁一直透過電話與警員聯絡,曾談論「炸彈背心、爆炸品」等內容,表現「冷靜而理性」。為免造成更多人命傷亡,警方決定發動突擊。約凌晨5時,特種部隊SWAT先以引爆特製爆炸裝置,以巨響分散馬丁的注意力,再駕駛裝甲車在夜總會一面牆壁撞出大洞,十數名警員隨即與馬丁駁火,將其擊斃。約30名受困者在警員協助下逃往安全地點。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日在白宮發表演說,下令全國下半旗向槍擊案死難者致哀。他斥事件為恐怖活動,「是恐襲和仇恨所為」,。奧巴馬又批評現時槍械管制寬鬆,令人可輕易取得武器殺人。
奧巴馬批「恐怖仇恨所為」
今次警方與槍手對峙約3小時後才攻入,惹輿論關注,未知馬丁是否在期間殺人或有傷者失救而死。奧蘭多警方事後稱,按FBI處理槍擊案指引行動。有美國傳媒估計警方調動裝甲車到場需時,亦要確保有足夠人手攻堅。
以往美國警方處理大型槍擊案時僅會包圍現場,阻止事件擴散,不過1999年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高中槍擊案中,兩名槍手與警方對峙期間再殺死10人,最終造成13人死亡,促使當局改變策略,盡快攻堅遏制槍手,以免槍手繼續大開殺戒。有分析發現,大型槍擊案中,平均15秒便有一人被殺,警方拖得愈久愈危險。
專研槍擊事件處理的警方專家卡梅倫(Stuart Cameron)指出,首批到場者負有決定行動策略的重責,要確定槍手是否單獨行動,屬精神有異或恐怖分子。現時警方指引要求首批到場警員盡量逼近槍手,不過假如對方停止開槍,警員便要先停下確認現場風險。警務專家比埃曼(Jim Bueermann)稱,奧蘭多警方向來聲譽良好,慣於處理複雜局面,相信警方有衡量過現場情况。
(綜合報道)
槍手退守洗手間挾人質
奧蘭多警察總長米納(John Mina)稱,29歲槍手馬丁於當地時間周日凌晨約2時,從距離奧蘭多193公里的寓所,帶同步槍、手槍等武器,駕駛客貨車前往地著名同性戀夜總會「脈搏」。當時店內正舉行「拉丁之夜」,即將打烊。馬丁步進店內,向在場約320人亂槍掃射,地上頓時鮮血淋漓,死傷者互疊。大批恐慌的民眾從夜總會後門湧出,有的帶同傷者逃生,由警車送往醫院搶救。
有目擊者稱,案發時在聽到砰砰砰的聲響,以為是爆竹或鼓聲,但突然有人尖叫起來,所有人隨即跑向門口,亦有人從舞池或吧枱跳下,避開槍擊。夜總會負責人亦在facebook專頁留言示警:「所有人離開『脈搏』,不斷向前跑。」
在事發夜總會擔任保安的一名休班警員聽到槍聲趕至,與馬丁駁火,其他接報到場的警員亦加入支援,迫使馬丁返回夜總會,躲在洗手間中,挾持部分民眾。有受困者悄悄致電報警或向親友發信息求救,警員則趁救出在店內其他地方躲藏者。FBI消息稱,馬丁曾致電911緊急熱線,宣稱自己效忠「伊斯蘭國」(ISIS)領袖,亦談及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疑犯。
警:槍手談判表現冷靜理性
米納指出,馬丁一直透過電話與警員聯絡,曾談論「炸彈背心、爆炸品」等內容,表現「冷靜而理性」。為免造成更多人命傷亡,警方決定發動突擊。約凌晨5時,特種部隊SWAT先以引爆特製爆炸裝置,以巨響分散馬丁的注意力,再駕駛裝甲車在夜總會一面牆壁撞出大洞,十數名警員隨即與馬丁駁火,將其擊斃。約30名受困者在警員協助下逃往安全地點。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日在白宮發表演說,下令全國下半旗向槍擊案死難者致哀。他斥事件為恐怖活動,「是恐襲和仇恨所為」,。奧巴馬又批評現時槍械管制寬鬆,令人可輕易取得武器殺人。
奧巴馬批「恐怖仇恨所為」
今次警方與槍手對峙約3小時後才攻入,惹輿論關注,未知馬丁是否在期間殺人或有傷者失救而死。奧蘭多警方事後稱,按FBI處理槍擊案指引行動。有美國傳媒估計警方調動裝甲車到場需時,亦要確保有足夠人手攻堅。
以往美國警方處理大型槍擊案時僅會包圍現場,阻止事件擴散,不過1999年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高中槍擊案中,兩名槍手與警方對峙期間再殺死10人,最終造成13人死亡,促使當局改變策略,盡快攻堅遏制槍手,以免槍手繼續大開殺戒。有分析發現,大型槍擊案中,平均15秒便有一人被殺,警方拖得愈久愈危險。
專研槍擊事件處理的警方專家卡梅倫(Stuart Cameron)指出,首批到場者負有決定行動策略的重責,要確定槍手是否單獨行動,屬精神有異或恐怖分子。現時警方指引要求首批到場警員盡量逼近槍手,不過假如對方停止開槍,警員便要先停下確認現場風險。警務專家比埃曼(Jim Bueermann)稱,奧蘭多警方向來聲譽良好,慣於處理複雜局面,相信警方有衡量過現場情况。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