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權威人士」明言不能再靠投資谷經濟,要加強推動供給側改革,又說「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裏去」,惟第二季GDP未見真章,5月份消費只持平,投資更在「去產能」下回落,「補短板」行業(增長較快的產業)帶動的新投資又不足抵消影響,似乎既保增長又推改革,魚與熊掌兼得的好事難以發生。
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既要改革又要增長是不可能的,這樣改革將難推進,甚或為了保GDP增速而讓步,令槓桿率繼續放任上升,結果影響到改革成效,也為日後埋下更大泡沫風險,因為改革若失敗,就算短期內GDP保到6.5%,高槓桿帶來的弊端也隨時在未來爆發,而到時將會出現更難改革亦更難增長的困境。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直言:「沒有第三種辦法去令魚與熊掌兼得」,甚至連選擇魚或熊掌都不應該,「因為保了短期增長,代價就是長期之痛,所以只有貫徹改革一途」,他認為,過去幾年為了GDP,改革進程已讓步太多,再沒有讓下去的空間。
學者憂決策層未下決心取捨
胡星斗擔心,目前來看中央決策層似乎對增長還是改革,仍沒有下到取捨決心,而如果決策層在這方面的意見相左,不能達成一致共識,「放不下門面的GDP數字,那麼改革只會繼續吃力推進」。
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既要改革又要增長是不可能的,這樣改革將難推進,甚或為了保GDP增速而讓步,令槓桿率繼續放任上升,結果影響到改革成效,也為日後埋下更大泡沫風險,因為改革若失敗,就算短期內GDP保到6.5%,高槓桿帶來的弊端也隨時在未來爆發,而到時將會出現更難改革亦更難增長的困境。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直言:「沒有第三種辦法去令魚與熊掌兼得」,甚至連選擇魚或熊掌都不應該,「因為保了短期增長,代價就是長期之痛,所以只有貫徹改革一途」,他認為,過去幾年為了GDP,改革進程已讓步太多,再沒有讓下去的空間。
學者憂決策層未下決心取捨
胡星斗擔心,目前來看中央決策層似乎對增長還是改革,仍沒有下到取捨決心,而如果決策層在這方面的意見相左,不能達成一致共識,「放不下門面的GDP數字,那麼改革只會繼續吃力推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