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水貨客重現崇光感謝周 28萬掃570隻表 化妝品店稱生意倍增長青網文章

2016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5月31日 06:35
2016年05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宏觀經濟不明朗,削弱中港兩地消費者購買力,不少人都集中於零售商推出優惠期間掃貨。利福國際(1212)旗下崇光百貨(SOGO),於周日(29日)結束一連17天的「崇光31周年感謝周年慶」,內裏不少店舖均表示人流較去年同期激增,不過各商戶銷售表現不一,當中尤以化妝品銷售最佳,營業額料升逾一倍。不過,原來店舖生意竟主要依靠內地水貨客支撐,銷售鐘表的店員向本報記者透露,有從事代購的內地水貨客於感謝周合共購入逾百萬元貨品轉售。


鐘表店員﹕九成生意屬水貨客

記者昨日到訪SOGO向商戶了解感謝周銷情,銷售鐘表的店員稱,期內生意額有約八成來自內地人,當中竟有近九成生意源自水貨客。該名職員稱:「近乎全部生意都係水貨客,佢哋嚟影張相放上微信,有人買就會入貨」,以該店為例,折實近4000元的廉價機械表最受水貨客歡迎,一般會花費數萬元「入貨」,職員又稱,曾聽聞銷售中低檔手表的同業表示,有水貨客大手購入數十萬元、單價約300元的廉價膠表,「幾乎買起成間舖」。


據另一鐘表店職員表示,內地旅客與水貨客的「血拼」行徑略有不同,大部分水貨客購物時早有目標,甫入店舖已拿着手機向店員展示貨品,表明購買數量,未有了解貨品詳情便隨即付款。不少水貨客亦會主動向店員索取個人微信帳號,方便向店員查詢最新優惠,以及預留一定貨量。該職員稱:「每日至少有一個內地客會向你拿微信」,透過其「朋友圈」發現該批客人大多從事代購,因相片庫全是貨品照片及單據,以證明自己從香港購入正貨。


本報記者向店員取得一個「專業」內地水貨客的微信帳號,店員聲稱「這裏(SOGO)全部人都認識他」,因其為不少商戶的熟客。店員表示,該名內地水貨客曾向其透露,今次崇光感謝周合共花費100萬至200萬元,記者透過個人微信向該名水貨客發出朋友驗證請求,發現水貨客的「朋友圈」展示多張日前於SOGO「血拼」的單據,以證明自己出售的均為「港貨」,其中一張單據可見其花費逾28萬元大手購入近600隻手表。


崇光﹕生意較去年同期略增

雖然銷售化妝品、鐘表及玩具的店員均表示,感謝周期間人流較去年明顯增加,惟個別商戶指生意額未見得益。LEGO玩具推銷員楊揚表示,首三天生意額較去年同期少5萬至6萬元,部分價值逾600元的模型套裝亦賣剩近20盒,去年同期則全數沽清;鐘表店職員亦稱,雖然內地客數目增加,惟主要買入1000至2000元的手表,貴逾萬元的手表以八折出售,不過反應一般,僅佔整體生意額約20%。崇光百貨發言人則表示,是次感謝周年慶整體生意額較去年同期略有增長。


明報記者 邱曉欣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