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經濟數據全線減速長青網文章

2016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5月22日 06:35
2016年05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經歷了3月份的集體「摸高」後,中國核心經濟指標4月份全線回落。雖然部分指標的波動與統計基數有關,但民間投資的腰斬引起官方高度重視。


雖然3月份各項經濟指標的向好態勢,讓不少分析人士對中國經濟作出小陽春的判斷,但僅僅1個月後,這些指標開始大幅減速。3月份暴漲至18.7%的出口增速在4月份僅剩4.1%,消費增速也回落了0.4個百分點,投資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工業增速也回落0.8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腰斬」 官方緊張

不過,在官方眼中,這些減速的指標卻可以分為兩個類別﹕其一是受到統計基數影響的正常波動。由於2015年元宵節在3月,這導致今年3月工作日比去年多一天,因此數據就相對偏高;今年五一「小長假」是從4月30日開始,導致今年4月工作日比去年少一天,數據相對偏低。這樣一高一低的變化讓兩個月的數據拉開差距。 工業、消費、投資、出口等指標均明顯受到了上述因素的影響。


真正讓官方無法淡定的是民間投資的「腰斬」。2016年以來,在官方穩投資的重拳下,中國投資增速總體穩定,但民間投資卻持續回落,這意味着市場對於經濟的預期在轉涼。


中央關注民資「大門」是否打開

由於民間投資中有半數是投向製造業,在總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問題疊加的情况下,他們不願意繼續增加在製造業的投入是理所當然,投資增速的下降的本質原因是除了製造業,民間投資也沒有什麼好去處。在這種情况下,中國總理李克強專門召開會議,部署督查各地給民間資本的「大門」是否真正打開。國家發改委日前也召開了兩萬多人參與的全系統會,要求創造條件提振民間投資。


貨幣政策將總體穩定

4月份經濟數據的轉涼的原因引發廣泛討論,最受關注的觀點是央行貨幣政策的轉向。4月份,中國廣義貨幣(M2)增速比3月末低0.6個百分點,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縮減六成,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上月減少1.65萬億元人民幣。這一判斷近來被官方密集駁斥,因為如若貨幣收緊是導致經濟反彈的原因,那麼就可以推出另一個觀點:前幾個月經濟的向好只是刺激加大的結果。


官方顯然無法認同這一判斷,央行也出來解釋,新增貸款的縮減近六成主要是因為債務置換佔用了份額。未來,貨幣政策基調總體不會大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認可這一判斷,盛來運強調,近來,中國貨幣政策並沒有大的變化,3月到4月經濟數據的短期波動不是貨幣政策導致,而貨幣政策未來也將繼續保持穩健。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