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看完「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Claude Monet: The Spirit of place),不禁問﹕這個人的眼球是什麼構造?
難道他眼部的神經比尋常人多出一千倍?
視網膜比尋常人更健全?
抑或是色感方面比尋常人敏感準確?
一種新時代精神的降臨
十七件在黑暗房間中閃閃生光的神級印象派畫作,似乎背後是有一種壓迫力驅使莫奈不斷奮鬥創作,能夠無視人生中種種貧困、挫折的衝擊;藝途種種被排斥及邊緣化的失意,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他閃亮眼球戰勝傳統藝壇的執著與故步自封,這種壓迫力及無窮的推動力,與其說如叔本華所言是一種意志,更不如說是一種新時代精神的降臨,如清泉湧現,不能止息。
捕捉一瞬間的樂趣
十九世紀末二十紀初,正是西方進入現代化階段。時代步伐日漸加快,工業革命後的西方世界所講求的,是科學的進步、工具理性之實證精神、以及分工後的效率化;舊式藝術語言不再適用,傳統的美學文化亦受到新的挑戰。以往在傳統繪畫中所追求的永恆固定的時空狀態都被印象派的畫家一洗而空,代之而起的是對平常景物一瞬間捕捉的樂趣﹕天空、海浪、湖水、大地、麥田、森林等等,無不是上乘的寫生對象;雲湖光影之稍縱即逝、季節色彩的四時變化,反而刺激了新一代藝術家對創作和眼球的追求;在莫奈的畫作中,有對光影、水雲、大地的即時描寫,亦有對微風、煙霧、色彩的不斷追逐;吸收了之前寫實主義及自然主義的養分,抓住一瞬間的客觀視覺真實,都不要回歸古典學院派之陳腐「失真」的矯揉造作、陳陳相因的虛假永恆世界裏去。
畫作色彩生動有力
所謂更新印象派繪畫,更具體的就是在學院派的繪畫習慣及題材方面,都加以顛覆反抗。學院派繪畫習慣一般是在戶外寫生,回到畫室後再刻意加工,但往往畫作完成後,光線暗淡無力,整幅繪畫灰灰沉沉,而且陰影部分非黑即褐,了無生氣。如果看莫奈的畫則一反常規,他既堅持戶外即席寫生,捕捉生動的光線;而且認為陰影部分並非黑色(理論上是受了現代色彩學三稜鏡分光的光學所影響),反而是色彩最豐富亮麗的地方,變化無窮,是畫家最值得研究之處(如運用暖光冷影、或冷光暖影、或對補色中的黃光紫影又或者是橙光藍影等等)。故此,觀乎莫奈的整體作品,不只色彩生動有力,而往往把繪畫明度(Value)都推到極高、極淺色(故亦叫高明度繪畫,High Key painting),去試圖重現戶外光的那種新鮮活潑的境界(印象派又名「外光派」的由來)。革新後的畫作更配合到現代人的輕鬆直接、率真隨意及進步樂觀之新品味。
追求視覺真實
題材方面由文藝復興以來,古典畫都喜歡敘述宏大沉重故事,而且內容都有神話或政治意味,題材千篇一律,佈局往往太多事先安排、刻意經營,與真實生活距離甚遠。現代主義下的人生活於真實當下一刻,在科學理性的冲洗下,漸漸失去所有對題材浪漫神秘幻想的依附,甚至連題材故事都再不重要,畫家只要即時表現視覺上對真實情景的反應,就已經十分到位。小品式生活的直接描寫,色塊筆觸的破爛不完整,才是印象派認為追求的視覺真實(Optical Truth)。這方面自然又受到現代的攝影藝術方面的影響(甚至印象派的點描破碎的筆法,亦源自現代攝影中微粒組成影像的啟發)。故莫奈常繪畫普通日常的風景建築,甚至後期,畫了三十多張不同時間陽光照射之同一間大教堂上,顏色上採用純色的並置而產生視覺混合(Optical Mixing),放棄混色法,另覓新徑,反而刺激了當時畫壇的主流畫風,莫奈亦因此一舉成名。
無景深的平面空間
在莫奈神秘的眼球下,物件及實物再無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都被光、筆觸及顏色所消解,直至形成如莫奈晚期的作品《睡蓮》一般,只剩下抽象的色塊、筆觸及層層的厚薄不同的色彩互滲,最後,產生一種無景深、透視的平面空間(flat space)(一反文藝復興式的深遠空間),讓破碎的色彩游走於畫面表層。在多次作品的落選中,莫奈依然自在的觀照出印象派之種種眾生相﹕擁抱一瞬間的真實,追尋稍縱即逝的光影,回復新鮮的戶外色彩和活潑的光影身段,等待一角中偶遇的陽光,選擇漫不經心的題材,無法辨認的人面及永遠保持率真樂觀的開放性……等等,都反映這個時代先鋒派(Avant-garde) 鮮明的特質:強調探索實驗的無限性、體驗變化運動的不確定性及人自在的真實性(Authenticity) 。傳統巨大沉重的陳腐美學壓力似乎完全一併輕鬆消解!即使今日再觀看莫奈的精彩作品,你都會被他這顆超然而神秘的眼球之執著所俘擄;剛才在博物館莫奈的畫面輕輕來回凝視把玩,天已漸黑;不知不覺跌進現代化富詩意的光影烏托邦中!
開方講堂——現代文化及藝術之崇高課程﹕
主講﹕陳偉邦
內容﹕課程旨在講述現代文化的精神、背景、生成、演變及價值。
時間﹕五月開課,共八課
費用﹕$2400
報名及查詢詳情:www.jointpublishing.com/event/cultural-activity/art2016.aspx
文﹕陳偉邦
圖﹕資料圖片
編輯﹕高卓怡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難道他眼部的神經比尋常人多出一千倍?
視網膜比尋常人更健全?
抑或是色感方面比尋常人敏感準確?
一種新時代精神的降臨
十七件在黑暗房間中閃閃生光的神級印象派畫作,似乎背後是有一種壓迫力驅使莫奈不斷奮鬥創作,能夠無視人生中種種貧困、挫折的衝擊;藝途種種被排斥及邊緣化的失意,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他閃亮眼球戰勝傳統藝壇的執著與故步自封,這種壓迫力及無窮的推動力,與其說如叔本華所言是一種意志,更不如說是一種新時代精神的降臨,如清泉湧現,不能止息。
捕捉一瞬間的樂趣
十九世紀末二十紀初,正是西方進入現代化階段。時代步伐日漸加快,工業革命後的西方世界所講求的,是科學的進步、工具理性之實證精神、以及分工後的效率化;舊式藝術語言不再適用,傳統的美學文化亦受到新的挑戰。以往在傳統繪畫中所追求的永恆固定的時空狀態都被印象派的畫家一洗而空,代之而起的是對平常景物一瞬間捕捉的樂趣﹕天空、海浪、湖水、大地、麥田、森林等等,無不是上乘的寫生對象;雲湖光影之稍縱即逝、季節色彩的四時變化,反而刺激了新一代藝術家對創作和眼球的追求;在莫奈的畫作中,有對光影、水雲、大地的即時描寫,亦有對微風、煙霧、色彩的不斷追逐;吸收了之前寫實主義及自然主義的養分,抓住一瞬間的客觀視覺真實,都不要回歸古典學院派之陳腐「失真」的矯揉造作、陳陳相因的虛假永恆世界裏去。
畫作色彩生動有力
所謂更新印象派繪畫,更具體的就是在學院派的繪畫習慣及題材方面,都加以顛覆反抗。學院派繪畫習慣一般是在戶外寫生,回到畫室後再刻意加工,但往往畫作完成後,光線暗淡無力,整幅繪畫灰灰沉沉,而且陰影部分非黑即褐,了無生氣。如果看莫奈的畫則一反常規,他既堅持戶外即席寫生,捕捉生動的光線;而且認為陰影部分並非黑色(理論上是受了現代色彩學三稜鏡分光的光學所影響),反而是色彩最豐富亮麗的地方,變化無窮,是畫家最值得研究之處(如運用暖光冷影、或冷光暖影、或對補色中的黃光紫影又或者是橙光藍影等等)。故此,觀乎莫奈的整體作品,不只色彩生動有力,而往往把繪畫明度(Value)都推到極高、極淺色(故亦叫高明度繪畫,High Key painting),去試圖重現戶外光的那種新鮮活潑的境界(印象派又名「外光派」的由來)。革新後的畫作更配合到現代人的輕鬆直接、率真隨意及進步樂觀之新品味。
追求視覺真實
題材方面由文藝復興以來,古典畫都喜歡敘述宏大沉重故事,而且內容都有神話或政治意味,題材千篇一律,佈局往往太多事先安排、刻意經營,與真實生活距離甚遠。現代主義下的人生活於真實當下一刻,在科學理性的冲洗下,漸漸失去所有對題材浪漫神秘幻想的依附,甚至連題材故事都再不重要,畫家只要即時表現視覺上對真實情景的反應,就已經十分到位。小品式生活的直接描寫,色塊筆觸的破爛不完整,才是印象派認為追求的視覺真實(Optical Truth)。這方面自然又受到現代的攝影藝術方面的影響(甚至印象派的點描破碎的筆法,亦源自現代攝影中微粒組成影像的啟發)。故莫奈常繪畫普通日常的風景建築,甚至後期,畫了三十多張不同時間陽光照射之同一間大教堂上,顏色上採用純色的並置而產生視覺混合(Optical Mixing),放棄混色法,另覓新徑,反而刺激了當時畫壇的主流畫風,莫奈亦因此一舉成名。
無景深的平面空間
在莫奈神秘的眼球下,物件及實物再無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都被光、筆觸及顏色所消解,直至形成如莫奈晚期的作品《睡蓮》一般,只剩下抽象的色塊、筆觸及層層的厚薄不同的色彩互滲,最後,產生一種無景深、透視的平面空間(flat space)(一反文藝復興式的深遠空間),讓破碎的色彩游走於畫面表層。在多次作品的落選中,莫奈依然自在的觀照出印象派之種種眾生相﹕擁抱一瞬間的真實,追尋稍縱即逝的光影,回復新鮮的戶外色彩和活潑的光影身段,等待一角中偶遇的陽光,選擇漫不經心的題材,無法辨認的人面及永遠保持率真樂觀的開放性……等等,都反映這個時代先鋒派(Avant-garde) 鮮明的特質:強調探索實驗的無限性、體驗變化運動的不確定性及人自在的真實性(Authenticity) 。傳統巨大沉重的陳腐美學壓力似乎完全一併輕鬆消解!即使今日再觀看莫奈的精彩作品,你都會被他這顆超然而神秘的眼球之執著所俘擄;剛才在博物館莫奈的畫面輕輕來回凝視把玩,天已漸黑;不知不覺跌進現代化富詩意的光影烏托邦中!
開方講堂——現代文化及藝術之崇高課程﹕
主講﹕陳偉邦
內容﹕課程旨在講述現代文化的精神、背景、生成、演變及價值。
時間﹕五月開課,共八課
費用﹕$2400
報名及查詢詳情:www.jointpublishing.com/event/cultural-activity/art2016.aspx
文﹕陳偉邦
圖﹕資料圖片
編輯﹕高卓怡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