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對金融行業的整肅已經悄然拉開大幕。
此輪整肅,目標在於解決誰在管理錢、錢去了哪裏,以及如何遏制區域風險傳染蔓延等棘手問題。
銀行利潤下降轉型不易
就內地金融業及金融監管而言,2016年會是不尋常的一年。一方面,緊鑼密鼓制訂中的金融「十三五」專項規劃將提升金融監管、整肅金融秩序作為大方向;另一方面,銀行利潤下降轉型不易、互聯網金融亂象叢生、債券違約劇增等內外憂患,都要求加快監管步伐。
去年底以來,內地金融混業監管呼聲四起。最高層明確提出,「金融業綜合經營趨勢明顯,給現行分業監管體制帶來重大挑戰。」頻繁顯露的局部風險乃至股市波動,都顯示現行監管框架的「不適應癥」。
剛剛從金融學者轉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近期表示,央行的方向,就是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國家金融安全網,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隱患,遏制區域性風險傳染蔓延,並整頓規範金融秩序,建立健全風險預警與處置機制。
互聯網金融亂象叢生
近期,在金融的幾大行業領域,圍繞誰在管理錢、錢去了哪裏等等焦點,整肅大幕已經拉開。
去年以來,P2P倒閉風潮陡然升級,使得內地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分良莠幾乎被一棒子打倒,成為眾矢之的。業界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尚處在「弱監管」狀態,存在明顯監管漏洞和監管空白。
針對內地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治已經開始,涉及網絡投資理財、支付、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以及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全業態。曾讓各家媒體惹上不少麻煩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廣告治理,也被提上日程。
此前未被足夠重視的互聯網保險行業,官方也專門「點將」整肅。近期,中國保監會發改部派出多個小分隊,已開始對互聯網保險市場動手,並將整治第三方平台的資質納入重點範圍,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將正式進入清理階段。這一市場如今也不容小覷,一旦風險積聚,波及甚廣。2015年,內地互聯網保險整體保費規模已達到了22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0%。
「掙錢自己的 虧錢找政府」須捅破
在筆者看來,一手金融整肅固然重要,但另一手把金融監管框架充實「成型」,更為關鍵。
首先應建立牌照式管理制度,明確發牌機構對非法從事牌照業務的打擊責任。「高速公路上有牌的車交管局要管,那麼沒牌上路的要不要管?」大量非法理財機構就在正規銀行、保險機構附近辦公,但監管機構此前卻少有動作。「只管自己批准的機構」,這一亂象之源,必須整肅。
其二作為監管者,加大國民金融知識教育力度不可小。如今,不少人「掙錢是自己的,虧錢就找政府負責」。沒有正確金融理財意識,容易聞風而動,陷入各種非法集資陷阱,難免吃到教訓。
其三是要讓金融回歸合同約束的運行軌道,釋放個案風險,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
如今,全球仍處在信用泡沫之內,中國的槓桿率也居高不下,把「小泡沫」及早捅破,可以預防大風險。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此輪整肅,目標在於解決誰在管理錢、錢去了哪裏,以及如何遏制區域風險傳染蔓延等棘手問題。
銀行利潤下降轉型不易
就內地金融業及金融監管而言,2016年會是不尋常的一年。一方面,緊鑼密鼓制訂中的金融「十三五」專項規劃將提升金融監管、整肅金融秩序作為大方向;另一方面,銀行利潤下降轉型不易、互聯網金融亂象叢生、債券違約劇增等內外憂患,都要求加快監管步伐。
去年底以來,內地金融混業監管呼聲四起。最高層明確提出,「金融業綜合經營趨勢明顯,給現行分業監管體制帶來重大挑戰。」頻繁顯露的局部風險乃至股市波動,都顯示現行監管框架的「不適應癥」。
剛剛從金融學者轉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近期表示,央行的方向,就是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國家金融安全網,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隱患,遏制區域性風險傳染蔓延,並整頓規範金融秩序,建立健全風險預警與處置機制。
互聯網金融亂象叢生
近期,在金融的幾大行業領域,圍繞誰在管理錢、錢去了哪裏等等焦點,整肅大幕已經拉開。
去年以來,P2P倒閉風潮陡然升級,使得內地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分良莠幾乎被一棒子打倒,成為眾矢之的。業界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尚處在「弱監管」狀態,存在明顯監管漏洞和監管空白。
針對內地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治已經開始,涉及網絡投資理財、支付、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以及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全業態。曾讓各家媒體惹上不少麻煩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廣告治理,也被提上日程。
此前未被足夠重視的互聯網保險行業,官方也專門「點將」整肅。近期,中國保監會發改部派出多個小分隊,已開始對互聯網保險市場動手,並將整治第三方平台的資質納入重點範圍,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將正式進入清理階段。這一市場如今也不容小覷,一旦風險積聚,波及甚廣。2015年,內地互聯網保險整體保費規模已達到了22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0%。
「掙錢自己的 虧錢找政府」須捅破
在筆者看來,一手金融整肅固然重要,但另一手把金融監管框架充實「成型」,更為關鍵。
首先應建立牌照式管理制度,明確發牌機構對非法從事牌照業務的打擊責任。「高速公路上有牌的車交管局要管,那麼沒牌上路的要不要管?」大量非法理財機構就在正規銀行、保險機構附近辦公,但監管機構此前卻少有動作。「只管自己批准的機構」,這一亂象之源,必須整肅。
其二作為監管者,加大國民金融知識教育力度不可小。如今,不少人「掙錢是自己的,虧錢就找政府負責」。沒有正確金融理財意識,容易聞風而動,陷入各種非法集資陷阱,難免吃到教訓。
其三是要讓金融回歸合同約束的運行軌道,釋放個案風險,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
如今,全球仍處在信用泡沫之內,中國的槓桿率也居高不下,把「小泡沫」及早捅破,可以預防大風險。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