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不必再在這裏加「編者按」了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27日 06:35
2016年04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已經是第二次在《明報》副刊開天窗了。


兩年前,劉進圖突被調職,來自馬來西亞的鍾天祥空降擔任總編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率先在其副刊專欄開天窗表達不滿。時代版其他作者紛紛撰文評論撤換總編輯一事,加東版明報將有關內容全部抽起,以其他作者的文章填塞。加拿大的明報讀者發現,以電郵告之。這種極不尊重作者的做法,我們極度憤怒,4位作者在同一天開天窗抗議。


尊重表達自由是明報珍貴傳統

當年開天窗,編輯部有沒有激烈討論甚至爭拗?我不得而知。而刊出的開天窗專欄,只有我們各自擬定的標題,內文一片空白,編輯沒有為我們加添任何東西,尊重作者的表達自由,是明報最珍貴的傳統。據悉,當年負責簽版付印的,就是今天被炒的姜國元。


明報粗暴解僱執行總編輯筆名「安裕」的健筆姜國元,幾位專欄作者決定開天窗抗議。副刊專欄因為要提早埋版,要刊出前兩天交稿。專欄在星期日刊出,星期五晚把稿交了,一直沒有收到受阻的消息,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以為過程順利。到星期六晚上接近11時,我收到副刊編輯的電話,說有阻滯。來電的編輯說,上頭計劃把「編者按」放進開天窗的專欄內。老實說,如此侵害作者表達自由的做法,我是極度不滿的,但我體諒編輯的難處。


刊出的「編者按」,與這幾天在觀點版文章末刊出的一式一樣,內容如下:「編者按:《明報》集團4月20日就此事的聲明表示:公司需積極採取節流緊縮政策,裁減人手實非得已,是次裁減涉及業務和編採部門人員,當中包括高層人員;公司希望盡快渡過此困難時刻;明報編採方針保持不變。」


這種官樣文章,有公信力嗎?能達到「消毒」效果嗎?可以改變讀者的負面觀感嗎?相信當事人心中有數。如此這般的「編者按」頻密地出現,在明報的版面幾乎無處不在,重複又重複,像嗡嗡嗡的聲音在耳邊令人厭煩,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這不是笑話那般簡單,更令人震驚的是,原來刊出這個「編者按」,經過了一番周折,開天窗的專欄,幾乎未出街已經給槍斃了。


埋版當天是星期六,鍾天祥休假,負責的編輯已經簽版,並在印刷機開始付印。從明報職工協會的聲明得知,鍾天祥晚上突然回到明報,下令停機,要求改版「封窗」。如何「封窗」呢?要求用任何方法,包括文字圖片等把版面填滿……總之是不能讓讀者見到代表抗議聲音的天窗。經過翻來覆去的討論,幾經「斡旋」,在開天窗的專欄中放入代表官方立場的「編者按」,作為妥協。


報紙專欄就像一片自留地,通過文字與讀者交流,是作者的個人觀點,絕不代表報館的立場。寫什麼內容,只要沒有觸犯法律,由標題到文字,幾乎一字不改就刊出。開天窗是作者在今天的特殊情况下,不得已的表達形式。強行「封窗」而不得逞,在每個開天窗的專欄中硬塞入明報的「編者按」,極不尊重作者同時也不尊重讀者,版面看起來也相當滑稽,非但不能產生所謂「消毒」作用,也無法達到平衡效果。相反,這種編排,令讀者覺得明報每况愈下,換了老總,炒掉執行總編輯,明報已變成讀者都認不得的明報,明報已不是昔日包容多元的明報。


從明報的「編者按」看到,炒掉執行總編輯的最大理由,是節流緊縮、節省資源。但最荒謬的是,副刊早已上機印刷,鍾天祥下令停機改版再印,為何浪費油墨浪費紙張浪費電力也在所不惜?難道明報老總負責的對象並非讀者,眼中只有老闆,粗暴停機企圖「封窗」是做給老闆看的?強制塞入「編者按」也只是為了對老闆有所交代?試問,眼中沒有讀者的報紙總編輯,還配做總編輯嗎?


媒體是公器不是私器

近期明報因政治敏感理由臨時改版,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去年2月,明報原定頭版報道「六四密件」,後來改為「阿里巴巴10億助港青創業」,就是鍾老總的傑作。員工不滿,發起「擱筆1小時行動」抗議。類似情况,前一年也發生過。


「新聞自由是屬於老闆的」,不少華人媒體的主管奉為金科玉律,只要體現老闆的意志,懸崖深海也會跳下去,違反新聞規律道德操守也在所不計。媒體是公器不是私器,媒體的對象是廣大讀者,老闆只是讀者之一。明報今天的做法,無疑是把已經搖搖欲墜的招牌打個稀巴爛。


與不少同齡人一樣,中學開始看明報,每天看,甚至訂閱送報上門。40多年報齡,我極愛明報,一直視明報為精神食糧。明報經過這幾年的折騰,公信力受損,形象日走下坡,身邊的朋友都說,對明報極度失望,不再訂閱,早已停看者愈來愈多。明報的發行部門應早有察覺吧。


專欄開天窗,文章繼續批評,想必已惹怒明報的當權者,秋後算帳必會到來,是遲或早,是用「版面改革」或「優化內容」等藉口而已。僅在這裏立此存照。


上面的內容,已把「編者按」完整地引述了,省點油墨,不必再在這裏重複吧。


(編者按:《明報》集團4月20日就此事的聲明表示:公司需積極採取節流緊縮政策,裁減人手實非得已,是次裁減涉及業務和編採部門人員,當中包括高層人員;公司希望盡快渡過此困難時刻;明報編採方針保持不變)

(samngx123@gmail.com)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