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巴西奧運聖火日前已在希臘點燃,但同時傳出為奧運興建的單車徑倒塌造成兩死三傷的新聞,為今夏的奧運蒙上了新的陰影。而更大的陰影則是該國的政治危機。面對彈劾的巴西總統羅塞夫前日在紐約聯合國講話中,矢言會制止她所謂的「民主倒退」,但這位保加利亞共產黨員的女兒在她傳奇的政治生涯中,今次遇到了空前的危機,未必能像40年前作為女游擊隊員被指控打劫銀行那樣有驚無險,安然過關。
巴西國會眾議院於17日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啟動彈劾羅塞夫的程序。國會參議院特別委員會下月將作出表決,只要彈劾案以簡單多數獲通過,羅塞夫就必須停職180天。此後,參議院全體會議將表決她是否有罪,若罪成將被立即罷黜。
羅塞夫面臨空前危機
南美粉紅浪潮漸褪色
羅塞夫今天的遭遇,只是南美洲左翼政權骨牌式垮台的一個縮影。自1998年查韋斯當選委內瑞拉總統後,在南美洲掀起一場左翼掌權的「粉紅色浪潮」,2002年盧拉當選巴西總統,緊隨其後阿根廷、烏拉圭、玻利維、智利、厄瓜多爾、巴拉圭、秘魯等國先後「轉左」。到2011年,南美大國中,只有哥倫比亞一國由右翼執政。
但時移勢易,2014年委內瑞拉就因經濟危機爆發大規模抗議浪潮,去年,執政黨失去議會多數;阿根廷右翼候選人馬克里上台,智利女總統巴切萊特連任遇阻,秘魯總統烏馬拉、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和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任期都將屆滿,與此同時,右翼候選人都呼聲很高,若羅塞夫再被彈劾下台,意味着南美10多年的左轉風潮已告結束。
「粉紅浪潮」在南美的退卻,在民粹式民主盛行的今天不無啟示。
第一,經濟仍是決定因素。以委內瑞拉和巴西為例,都是以石油和礦產出口在10年前出現了繁榮景象,巴西躋身金磚五國之列,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但左翼政權未能居安思危、「好天斬埋落雨柴」,在榮景下未能趁勢推動經濟轉型,反而迎合民粹,大派福利。結果在油價和礦產價格大跌打擊下,經濟一蹶不振,失業率高企,再想改弦更張,推動改革,又得罪既得福利受益人,左右不討好。
二、貪腐文化是社會毒瘤。這一波左翼政權的執政危機或多或少都受貪腐醜聞拖累。在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女兒炫富,已故總統查韋斯養子販毒;巴西石油公司腐敗案愈演愈烈,前總統盧拉已受調查;在阿根廷,前總統基什內爾家族同樣牽涉醜聞,更被懷疑謀殺查案的檢察官;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兒子、兒媳也被踢爆涉及貪腐案;玻利維亞的正副總統也相繼被爆以權謀私。事實證明,面對拉美的貪腐社會文化,左翼並不具備天然免疫力。
三、社會撕裂的惡果。與泰國的情況相類似,南美各國的左翼雖然強大,但一直未能在大都會取得優勢,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第二大城市馬拉開波等大城市一直是反對派大本營;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和第一大城市瓜亞基爾也是反對派大本營;在玻利維亞,最主要的聖克魯斯省長和拉巴斯省長,都是總統莫拉萊斯的敵人;去年上台的阿根廷總統馬克里之前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長;巴西前總統盧拉和現任總統羅塞夫競選總統時的對手都是最大州聖保羅州長。
轉型失敗貪腐盛行
民粹至上社會撕裂
這種現象,意味着執政黨雖可贏得全國的支持,卻在主要大城市贏不了,根本原因是城市裏的中產階級,他們是自由主義的擁護者。而左翼執政者向農村窮人大派福利,損害的正是他們的利益。
四、左翼退潮對中美兩國在南美外交的影響。雖然一般而言,向右轉有利美國重返南美,同時對中國近年大力拓展與拉丁美洲的關係帶來影響。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奧巴馬總統上月訪問「變天」後的阿根廷,是20年來首位到訪該國的美國總統,極具象徵意義。不過,他此行令人印象最深的除與當地女郎跳雙人探戈外,就是為40年前美國支持該國獨裁軍政府的「骯髒戰爭」屠殺人民而道歉。事後民調亦顯示,有逾43%的阿根廷人對美國印象負面。所以,美國重返南美未必一帆風順。至於中國,雖與巴西、委內瑞拉等國左翼政權關係密切,政權向右轉或會令雙邊政治關係多少會受到影響,但中國的貸款和投資,未必如傳言般爛尾或血本無歸。事實上,左翼政權的民粹作風近年令中資在投資限制、貿易保護和勞工權益等方面,亦吃了不少苦頭。在商言商,中資或更願與親商的右翼政權打交道,何况南美各國現在經濟都面臨窘况,迫切需要中國的市場與資金,在這方面,雙邊關係未必會受太多意識形態因素束縛。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巴西國會眾議院於17日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啟動彈劾羅塞夫的程序。國會參議院特別委員會下月將作出表決,只要彈劾案以簡單多數獲通過,羅塞夫就必須停職180天。此後,參議院全體會議將表決她是否有罪,若罪成將被立即罷黜。
羅塞夫面臨空前危機
南美粉紅浪潮漸褪色
羅塞夫今天的遭遇,只是南美洲左翼政權骨牌式垮台的一個縮影。自1998年查韋斯當選委內瑞拉總統後,在南美洲掀起一場左翼掌權的「粉紅色浪潮」,2002年盧拉當選巴西總統,緊隨其後阿根廷、烏拉圭、玻利維、智利、厄瓜多爾、巴拉圭、秘魯等國先後「轉左」。到2011年,南美大國中,只有哥倫比亞一國由右翼執政。
但時移勢易,2014年委內瑞拉就因經濟危機爆發大規模抗議浪潮,去年,執政黨失去議會多數;阿根廷右翼候選人馬克里上台,智利女總統巴切萊特連任遇阻,秘魯總統烏馬拉、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和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任期都將屆滿,與此同時,右翼候選人都呼聲很高,若羅塞夫再被彈劾下台,意味着南美10多年的左轉風潮已告結束。
「粉紅浪潮」在南美的退卻,在民粹式民主盛行的今天不無啟示。
第一,經濟仍是決定因素。以委內瑞拉和巴西為例,都是以石油和礦產出口在10年前出現了繁榮景象,巴西躋身金磚五國之列,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但左翼政權未能居安思危、「好天斬埋落雨柴」,在榮景下未能趁勢推動經濟轉型,反而迎合民粹,大派福利。結果在油價和礦產價格大跌打擊下,經濟一蹶不振,失業率高企,再想改弦更張,推動改革,又得罪既得福利受益人,左右不討好。
二、貪腐文化是社會毒瘤。這一波左翼政權的執政危機或多或少都受貪腐醜聞拖累。在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女兒炫富,已故總統查韋斯養子販毒;巴西石油公司腐敗案愈演愈烈,前總統盧拉已受調查;在阿根廷,前總統基什內爾家族同樣牽涉醜聞,更被懷疑謀殺查案的檢察官;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兒子、兒媳也被踢爆涉及貪腐案;玻利維亞的正副總統也相繼被爆以權謀私。事實證明,面對拉美的貪腐社會文化,左翼並不具備天然免疫力。
三、社會撕裂的惡果。與泰國的情況相類似,南美各國的左翼雖然強大,但一直未能在大都會取得優勢,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第二大城市馬拉開波等大城市一直是反對派大本營;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和第一大城市瓜亞基爾也是反對派大本營;在玻利維亞,最主要的聖克魯斯省長和拉巴斯省長,都是總統莫拉萊斯的敵人;去年上台的阿根廷總統馬克里之前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長;巴西前總統盧拉和現任總統羅塞夫競選總統時的對手都是最大州聖保羅州長。
轉型失敗貪腐盛行
民粹至上社會撕裂
這種現象,意味着執政黨雖可贏得全國的支持,卻在主要大城市贏不了,根本原因是城市裏的中產階級,他們是自由主義的擁護者。而左翼執政者向農村窮人大派福利,損害的正是他們的利益。
四、左翼退潮對中美兩國在南美外交的影響。雖然一般而言,向右轉有利美國重返南美,同時對中國近年大力拓展與拉丁美洲的關係帶來影響。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奧巴馬總統上月訪問「變天」後的阿根廷,是20年來首位到訪該國的美國總統,極具象徵意義。不過,他此行令人印象最深的除與當地女郎跳雙人探戈外,就是為40年前美國支持該國獨裁軍政府的「骯髒戰爭」屠殺人民而道歉。事後民調亦顯示,有逾43%的阿根廷人對美國印象負面。所以,美國重返南美未必一帆風順。至於中國,雖與巴西、委內瑞拉等國左翼政權關係密切,政權向右轉或會令雙邊政治關係多少會受到影響,但中國的貸款和投資,未必如傳言般爛尾或血本無歸。事實上,左翼政權的民粹作風近年令中資在投資限制、貿易保護和勞工權益等方面,亦吃了不少苦頭。在商言商,中資或更願與親商的右翼政權打交道,何况南美各國現在經濟都面臨窘况,迫切需要中國的市場與資金,在這方面,雙邊關係未必會受太多意識形態因素束縛。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