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歐洲銀行股下跌,環球股市出現沽壓,港股周五裂口低開204點,但全日走勢卻反覆向好,臨近收市升勢愈是凌厲,當中又以內銀股最威猛,多數較低位急彈逾2%,是大市V彈的主要功臣,說不定周末期間會有利好消息出台,人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亦於貨幣政策工作論文中表示,應根據國際收支情况和宏觀調控需要逐步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內地《經濟參考報》報道,有關部門正在討論《關於深化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價改憧憬下天然氣股轉強,論走勢以中燃(0384)、潤燃(1193)及新奧(2688)最強,但北控(0392)則估值最廉宜,背後亦有其原因。
上周歐美股市受壓,港股周五顯著低開204點,期指更曾失守20000點關口,但破位後很快靠穩,早市在低位反覆,午後隨區內股市略為回暖,尾市突然被挾高,惟成交不足600億元未見配合,國指也不足100億元。大市由低位急彈達2%,以中國充滿內幕消息的特點,說不定周末期間會有利好消息。但當前通脹勢頭明顯回升,就算央行以食品通脹為由不為所動,按道理亦很難在此時此刻減息。
內地通脹升減息難 料快降準
至於降準,3月份外儲增加102億美元中止4連跌,但考慮到期內仍有順差,實際上資金仍在流走,在人民幣匯率轉趨穩定下,當局確實有機會在第2季降準以釋放流動性。但也要留意,按照市場對3月份社會融資的預測,總結首季的增量可高達5萬億至6萬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絕大部分又流向地方政府(房地產按揭佔不足萬億元),故人行3月下旬的政策力度,亦已由偏鬆回到中性,令銀行流動性略緊。因此,筆者傾向短期會先收一收,待通脹壓力稍減時才降準。
《經濟參考報》報道,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放開氣源和銷售價格,政府只監管自然壟斷的管網輸配氣價格,均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意見》提出,要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調整到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水平。由現行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範圍內協商確定居民門站價格。
油價反彈 中燃潤燃新奧齊落鑊
對於報道市場有不同理解,有的憧憬民用氣價格管制開放,氣商得益;有的指主要針對民用與非民用氣源雙軌制的問題,兩者價差大,若爭取更多民用的廉價氣源而最終作非民用銷售便獲利甚豐。因此,消息當日燃氣股大升,但翌日卻多隨大市受壓。
當前燃氣主要用家是非民用,在民用氣價格方面的改革,短期不會對盈利有太大影響,而以中央的審慎態度,也不大可能有價格上的劇變以免影響民生。燃氣股最終還是看油價,油價升氣價才更有競爭力。隨着油價從每桶26美元水平飈升,燃氣股亦跑贏大市,較低位全線彈達20%,當中又以中燃、潤燃和新奧升勢最爽。
北控估值廉息率高 惟要提防國企老毛病
至於北控,既是中燃大股東,又是京津冀的受益人,再加上持有陝京輸氣管股權,投資高峰期又已過,理應是最吸引,但一來集團是綜合企業,既有啤酒、水務等,當市場期望資本性開支回落令派息增加,集團卻又「手多多」在德國以高價收購固廢企業,市場反應自然負面,覺得是傳統國企老毛病,有錢就胡亂投資。惟相對於3家同業預測市盈率13倍至15倍,北控只有8倍兼且3厘股息率,即使考慮到其控股公司性質、寧投資也不更慷慨派息,仍算吸引。
[江宗仁 還看今朝]
上周歐美股市受壓,港股周五顯著低開204點,期指更曾失守20000點關口,但破位後很快靠穩,早市在低位反覆,午後隨區內股市略為回暖,尾市突然被挾高,惟成交不足600億元未見配合,國指也不足100億元。大市由低位急彈達2%,以中國充滿內幕消息的特點,說不定周末期間會有利好消息。但當前通脹勢頭明顯回升,就算央行以食品通脹為由不為所動,按道理亦很難在此時此刻減息。
內地通脹升減息難 料快降準
至於降準,3月份外儲增加102億美元中止4連跌,但考慮到期內仍有順差,實際上資金仍在流走,在人民幣匯率轉趨穩定下,當局確實有機會在第2季降準以釋放流動性。但也要留意,按照市場對3月份社會融資的預測,總結首季的增量可高達5萬億至6萬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絕大部分又流向地方政府(房地產按揭佔不足萬億元),故人行3月下旬的政策力度,亦已由偏鬆回到中性,令銀行流動性略緊。因此,筆者傾向短期會先收一收,待通脹壓力稍減時才降準。
《經濟參考報》報道,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放開氣源和銷售價格,政府只監管自然壟斷的管網輸配氣價格,均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意見》提出,要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調整到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水平。由現行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範圍內協商確定居民門站價格。
油價反彈 中燃潤燃新奧齊落鑊
對於報道市場有不同理解,有的憧憬民用氣價格管制開放,氣商得益;有的指主要針對民用與非民用氣源雙軌制的問題,兩者價差大,若爭取更多民用的廉價氣源而最終作非民用銷售便獲利甚豐。因此,消息當日燃氣股大升,但翌日卻多隨大市受壓。
當前燃氣主要用家是非民用,在民用氣價格方面的改革,短期不會對盈利有太大影響,而以中央的審慎態度,也不大可能有價格上的劇變以免影響民生。燃氣股最終還是看油價,油價升氣價才更有競爭力。隨着油價從每桶26美元水平飈升,燃氣股亦跑贏大市,較低位全線彈達20%,當中又以中燃、潤燃和新奧升勢最爽。
北控估值廉息率高 惟要提防國企老毛病
至於北控,既是中燃大股東,又是京津冀的受益人,再加上持有陝京輸氣管股權,投資高峰期又已過,理應是最吸引,但一來集團是綜合企業,既有啤酒、水務等,當市場期望資本性開支回落令派息增加,集團卻又「手多多」在德國以高價收購固廢企業,市場反應自然負面,覺得是傳統國企老毛病,有錢就胡亂投資。惟相對於3家同業預測市盈率13倍至15倍,北控只有8倍兼且3厘股息率,即使考慮到其控股公司性質、寧投資也不更慷慨派息,仍算吸引。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