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往,本港富商在公眾面前,絕少唱淡樓市及經濟。猶記得在2001至2003年樓市差到不可能再差的日子,多名地產建設商會核心成員,每次會見傳媒談及樓市,都會齊心唱好樓市,並例牌預測未來一年樓價將穩步上升10%。賣花的,哪會說自己賣的花是臭的呢?心水清的讀者,對上述白色謊言只會一笑置之。
去年中,這個「賣花讚花香」的優良傳統,率先被向來敢言的恒隆集團(0010)主席陳啟宗所打破,然後是長和(0001)主席李嘉誠在年初員工春茗及業績發布會先後發表極度審慎的言論,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最近更大膽預測,樓市還有15%的潛在跌幅。
老實說,在市道好的時候,即使有心人是如何唱淡,樓市還是依然會繼續升;反之,在市淡之時,即使有心人費盡唇舌唱好(如2001至2003年的地產建設商會代表),還是阻止不了市况向下走。就如2010至2015年上半年的樓市,即使唱淡的人(當中最戮力的,應數特區政府多名財金高官)愈來愈多,在供應不足及利率長期低企兩大利好因素支持下,樓市還是繼續上升。
發展商不怕樓價跌 最怕成交低迷
大概是因為發展商心知樓市在目前水平難以托得住,不如把心一橫合力唱淡,希望樓市回落後,他們可以用更低價向政府補地價。物業發展有如工廠流水作業,發展商最怕的並不是樓市回落,而是成交低迷買賣兩閒,令他們積壓的存貨無法套現。
做生意最關鍵是企業的現金流,無論是貴買貴賣,還是平買平賣,其實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積壓的存貨賣不出去,單是捱貴息及員工基本薪酬開支,都足以拖垮一家企業。
由於這批富商在本港樓市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四大地產家族已佔去整個新樓供應市場過半,當中已有兩人公然睇淡。未來一年半載,樓市將加速向下,好讓財力雄厚的地產商,能於樓市低潮時低價填補土地儲備。
四大地產商 兩人公然看淡
恒隆近年主力發展大陸商業物業,在本港住宅市場的市場佔有率有限。然而,由於集團向來惜貨如金,其於本港樓市買賣的動向依然具指標作用。例如一年多前集團大舉出售九龍站君臨天下貨尾,事後回看時間掌握得恰到好處。上周恒隆突然以較去年售價低18%的價錢,推出落成逾10年的奧運站浪澄灣貨尾,可能是預期市場未必有足夠購買力消化,今次推盤沒有當年推售君臨天下貨尾那麼爽手,672個貨尾單位只推36伙。
恒隆不單看淡本港樓市,亦看淡國內零售物業前景;然而,過去十幾年恒隆一直貫徹其減持香港增持大陸的策略。恒隆自1990年代初至今,在本港樓市的多次起伏,均異常得心應手;大陸目前零售物業市場的淡風,很可能是集團近20年來發展最大的挑戰。究竟向來自信心爆棚的陳啟宗,將如何應對這次零售市場的衝擊?
與其他負重債的內房企業不同,恒隆一向財政紀律嚴明,截至去年低止總負債只佔總資產28%。或者今次中國經濟的低潮,將成為集團再次轉危為機的大好機會。
Vincent@vlasset.com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林少陽 細味.投資]
去年中,這個「賣花讚花香」的優良傳統,率先被向來敢言的恒隆集團(0010)主席陳啟宗所打破,然後是長和(0001)主席李嘉誠在年初員工春茗及業績發布會先後發表極度審慎的言論,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最近更大膽預測,樓市還有15%的潛在跌幅。
老實說,在市道好的時候,即使有心人是如何唱淡,樓市還是依然會繼續升;反之,在市淡之時,即使有心人費盡唇舌唱好(如2001至2003年的地產建設商會代表),還是阻止不了市况向下走。就如2010至2015年上半年的樓市,即使唱淡的人(當中最戮力的,應數特區政府多名財金高官)愈來愈多,在供應不足及利率長期低企兩大利好因素支持下,樓市還是繼續上升。
發展商不怕樓價跌 最怕成交低迷
大概是因為發展商心知樓市在目前水平難以托得住,不如把心一橫合力唱淡,希望樓市回落後,他們可以用更低價向政府補地價。物業發展有如工廠流水作業,發展商最怕的並不是樓市回落,而是成交低迷買賣兩閒,令他們積壓的存貨無法套現。
做生意最關鍵是企業的現金流,無論是貴買貴賣,還是平買平賣,其實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積壓的存貨賣不出去,單是捱貴息及員工基本薪酬開支,都足以拖垮一家企業。
由於這批富商在本港樓市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四大地產家族已佔去整個新樓供應市場過半,當中已有兩人公然睇淡。未來一年半載,樓市將加速向下,好讓財力雄厚的地產商,能於樓市低潮時低價填補土地儲備。
四大地產商 兩人公然看淡
恒隆近年主力發展大陸商業物業,在本港住宅市場的市場佔有率有限。然而,由於集團向來惜貨如金,其於本港樓市買賣的動向依然具指標作用。例如一年多前集團大舉出售九龍站君臨天下貨尾,事後回看時間掌握得恰到好處。上周恒隆突然以較去年售價低18%的價錢,推出落成逾10年的奧運站浪澄灣貨尾,可能是預期市場未必有足夠購買力消化,今次推盤沒有當年推售君臨天下貨尾那麼爽手,672個貨尾單位只推36伙。
恒隆不單看淡本港樓市,亦看淡國內零售物業前景;然而,過去十幾年恒隆一直貫徹其減持香港增持大陸的策略。恒隆自1990年代初至今,在本港樓市的多次起伏,均異常得心應手;大陸目前零售物業市場的淡風,很可能是集團近20年來發展最大的挑戰。究竟向來自信心爆棚的陳啟宗,將如何應對這次零售市場的衝擊?
與其他負重債的內房企業不同,恒隆一向財政紀律嚴明,截至去年低止總負債只佔總資產28%。或者今次中國經濟的低潮,將成為集團再次轉危為機的大好機會。
Vincent@vlasset.com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林少陽 細味.投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