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龐寶林:盧比欠吸引 印度點心債滯銷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11日 06:35
2016年04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年印度政府計劃開放當地企業在海外發行盧比債券,即類似內地企業來港發行的離岸人民幣債券——點心債,希望藉此降低企業對銀行貸款的依賴度,並刺激印度的投資及創造就業職位。可惜的是,上年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印度的股匯亦受到波及,令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投資意欲大減,再加上企業必須支付海外發債的稅項,結果推行盧比債券的如意算盤打不響。


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印度,似乎模仿着中國的做法,將當地企業的資金需求逐步引導到其他渠道。目前印度企業債券市場規模佔其GDP總值不到10%,相反諸如中國及巴西這些發展中國家,其企業債券市場規模佔GDP總值已經高達40% 或以上,反映印度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仍是高度依賴銀行借貸。


雖然過去20年印度企業早已可以在海外發行美元或其他外幣計價的債券,但是由於近幾年美國聯儲局一直傾向加息及收緊貨幣政策,令資金不斷流出新興市場,印度盧比亦持續貶值,令印度企業償還美元的負擔大大增加,因此當地企業對發行外幣計價的債券吸引力不大,其債市規模亦小得可憐。因此,為突破債市發展及減輕銀行負擔,印度參考中國的成功前例,開始推廣盧比債券。


貨幣控制能力遠遜中國

去年印度政府開放企業在海外發行盧比債券,9月時總理莫迪還親自到倫敦宣傳,希望能仿效人民幣債券在海外募資超過1000億美元。但直到現在,吸引力當然是一片沉寂,今年首季債券發行金額只有2.6億美元,印度盧比波動及貶值是最主要的死因。回看中國,即使近幾年人民幣的升值速度有所放緩,但起碼仍具有升值潛力(撇開上年第四季的急跌),對海外投資來說仍有財息兼收的吸引之處,當然可以成功激活人民幣債券。


但對印度而言,其對貨幣的控制能力遠遠較中國弱,這是最主要的分別。當印度盧比大幅貶值,盧比債券不受投資者歡迎、美元或其他外幣計價的債券同樣不受印度企業歡迎,近幾年印度貨幣正正處於貶值方向。


首要讓外資對印度重拾興趣

雖然印度政府有意令盧比國際化,但是貨幣貶值是一大死穴,即使推出盧比債券也好,亦無助其債券和盧比普及。以筆者看法是,引導資金來源方向和理念都是正確的,但首要做的是先改革經濟令外資對印度重拾興趣,刺激幣值回升及令其匯率波動收窄,屆時貨幣穩定推行盧比債券自然會事半功倍。


至於香港的點心債市場方面,據中銀國際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發行規模按年大跌74%,發行額約為105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的400億元下降295億元,是自2007年點心債首次發行以來最差的首季表現。首季發行額大跌的原因是人民幣於上年尾曾大幅度貶值,兌美元匯率高低波幅達到2%,削弱投資者買入意欲,國內企業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的成本亦有所增加導致。因此,如果印度要仿傚中國的債券做法,亦要參考貨幣走勢對推行本幣債券的重要性。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