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蘇沛豐﹕內地再谷槓桿 進取吼A股ETF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11日 06:35
2016年04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年前港股「大時代」,起源為A股泡沫愈谷愈大,同時炒作內地公募基金南下買港股、炒AH差價收窄。「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所謂大時代到頭來一場空,港股回到2009年中以來的唔上唔落、半死不活的狀况。至於A股去年的泡沫成因,一來官方傳媒推波助瀾,說什麼「上證4000點牛市才剛起步」,二來場外場內槓桿皆急升,孖展炒到爆煲。


泡沫爆破,解救方法,通常係製造另一個泡沫,美國如是(2000年科網泡沫後,製造樓市泡沫),中國亦如是,A股爆煲記憶猶新,已在一線城市炮製樓市泡沫,樓市未爆,似乎又想推高股市。


增持現金高息股 加強防守

中證監主席劉士余2月上台後,新股註冊制等改革步伐放慢,反而重回舊路谷槓桿托市,首先於3月中下調為券商提供的孖展拆借利率,然後於上周五修訂券商風險控制指標,下調淨資產與資本和負債比例指標,簡言之,是調低券商資本要求,同樣的資本,可供借出的孖展融資增加了。


A股再谷槓桿,會否再令泡沫破滅?難料。但短期應有利A股表現,至少比港股好。港股上周三至五連升三日,主要靠個別重磅股支撐,騰訊控股(0700)強勢還可理解,因科網股於經濟放緩時仍能保高增長,但連乏善足陳的中移動(0941)都上升,就頗有「托沽」味。恒指暫時守住「小雙頂」頸線,但估計難守穩,反覆向量度目標19600點滑落。現時應增持現金,或轉投本港高息防守股,更進取者則可買A股ETF。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沒持有上述股票)

招銀國際研究部策略師

[蘇沛豐 焦點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