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與傳媒聯合發布逾千萬份取自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文件,捅出多個國家及地區政治人物及其相關者的機密資料。文件揭示有人通過離岸公司擁有大量資產,儘管這種做法未必違法,但若持續並大規模發展下去,不止成為隱暪資產和避稅的普遍做法,更會成為洗錢的掩護工具。事件愈發引起人們不滿,是因為政客一面呼籲國民支持政府的節約措施及加稅建議,可是他們的家人甚至自己卻通過離岸公司避稅得利。這推翻了公眾與政府之間的互信,政客失去公眾的信任及支持,未來施政舉步維艱。
政客失去民眾信任
未來施政舉步維艱
這次的大量文件牽涉中國、英國以及俄羅斯等國政要及相關者,涉及的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姊夫、前總理李鵬的女兒,俄羅斯總統普京親信以及英國首相卡梅倫家人等。文件公開後,中國官方稱這是「捕風捉影」,不作評論,其後外長王毅表示「先要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並稱中國會堅持反貪。在其他國家,事件引發政治風暴,卡梅倫亡父生前被質疑涉及避稅,而卡梅倫此前公開宣稱要打擊避稅行為,父子間的角色令大眾質疑。事情一拖再拖,到上周四卡梅倫終於承認曾擁有亡父的離岸信託基金股份,上任前售出,全英嘩然。至於冰島總理貢勞格松則在文件曝光後辭職下台,原因是涉嫌隱暪資產,並質疑涉及利益衝突。
類似的政治風暴看來將會延續一段時間,因為ICIJ披露的機密仍在不斷公開,未拆引信的政治炸彈潛而未露。 再者,曝光的文件已在有關政治人物的管治地區引起關注,結果就可能像冰島總理那樣倉皇下台。至於卡梅倫在文件公開後四次發表聲明,但對是否避稅受益沒有清楚說明,到了上周四始承認此事。卡梅倫勢將面臨反對黨工黨質詢,是否下台現時仍難說,但不死也得掉層皮應是不能避免。
傳媒監察選民制約
彰顯民主社會特點
卡梅倫如今面臨深淵,貢勞格松黯然下野,這些都是民主社會傳媒監察及選民制約的功能彰顯。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是誠信,在冰島或者英國這些民主國家更是重中之重,否則無以治政。另方面,民間及政府之間是通過契約達至互信,人民選出政府繳納稅款,換來政府的優良管治及公共服務。政府財政寬鬆時不加稅,吃緊時就可能加稅或推行節約措施,減少公共支出。然而,當有政客要求全國上下咬緊牙關挑起經濟重擔,卻在巴拿馬密件中被發現避稅,沒有盡到公民責任,國民便會感到被出賣,倒台危機隨時出現。
巴拿馬文件的公開,不僅對現任政界人士帶來衝擊,更會牽動未來政治大勢。正如火如荼的美國總統選舉初選,民主黨參選人桑德斯在文件曝光後發表講話,宣稱自己5年前已說巴拿馬是避稅天堂。核心的信息不止於此,而是桑德斯參選以來一直強調的主張,即以推倒「不公平」的財富分配為己任。雖然不知何故至今仍未有美國政要牽涉的文件曝光,但在貧富懸殊的當地社會,只要一旦有官員或政客涉貪,必如炸開了鍋似的,一向親商的共和黨參選人必受影響,連被指與財團關係密切的希拉里也恐怕難逃指摘,這麼一來,以「比白紙更白」自詡的桑德斯就有機會搶先。或者桑德斯未必能夠一舉扭轉乾坤,但若關注聲音上升,他的理念必然影響希拉里的政綱。巴拿馬文件仍未全面公開,事情正在發酵,更大的衝擊波將會到來,不潔政客人人自危。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