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太空總署(NASA)昨日宣布,由華裔女天文學家、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馬中珮領導的團隊,在宇宙稀疏偏遠的「銀河沙漠」發現一個超大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70億倍,顛覆天文學家普遍認知,推測超大黑洞或許遠比以往認為的更常見。
《聯合晚報》報道,馬中珮曾於2011年發現超大黑洞,轟動一時。而這次發現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170億倍,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黑洞之一,僅次於已發現質量是太陽210億倍的最大黑洞。但特殊之處在於這個黑洞並非處於銀河系擁擠處,而是在距離地球約2億光年的銀河系不毛之地,顛覆過去學界對黑洞的認知,所以她也將這個超大黑洞暱稱為「NGC1600怪獸」。
柏克萊執教 首揭「孤獨」黑洞
馬中珮形容,如果把黑洞比喻成是一座摩天大樓,過去天文學研究的經驗告訴科學家,最大的黑洞應住在最大的城市裏,如台北或紐約,應有很多星球作鄰居;不過這次發現的超級大黑洞卻住在如同罕無人迹、較為偏僻的鄉下小鎮裏,在理論上較難解釋,「它的質量這麼高,一定吃了非常多東西,才變成如此肥壯」。目前所知宇宙約168億年,這次發現的黑洞可能有100億年,已很衰老,「就像是位退休軍官」。
新聞世家出身 母親促「通俗」談研究
現年50歲的馬中珮生於台灣,從小把父母的書房當臥室,母親陪伴觀星,培養馬中珮對學識、對天文的喜愛。馬在台讀完高中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系深造,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主研天文物理、宇宙理論。她曾於2001年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傑出青年研究人員獎,2003年榮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邁爾夫人物理獎(Maria Goeppert Mayer Award),目前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教授。
修習小提琴 曾掙扎投身音樂
馬中珮的父親是資深新聞學者馬驥伸,母親是前《中華日報》社長黃肇珩。黃表示,女兒追根究柢的精神來自父母做記者的求實精神,母女每周都會通話,自己常像記者一樣問女兒研究的獨特之處,並要女兒以通俗方式解釋。
此外,馬中珮亦頗有藝術造詣。她曾在科學與音樂間掙扎,聽取許多老師「沒有音樂家可在業餘玩物理,但很多物理學家在業餘玩音樂」的建議後,入讀麻省理工,又在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院修習小提琴表演課程,研究之餘常上台演出。
《聯合晚報》報道,馬中珮曾於2011年發現超大黑洞,轟動一時。而這次發現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170億倍,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黑洞之一,僅次於已發現質量是太陽210億倍的最大黑洞。但特殊之處在於這個黑洞並非處於銀河系擁擠處,而是在距離地球約2億光年的銀河系不毛之地,顛覆過去學界對黑洞的認知,所以她也將這個超大黑洞暱稱為「NGC1600怪獸」。
柏克萊執教 首揭「孤獨」黑洞
馬中珮形容,如果把黑洞比喻成是一座摩天大樓,過去天文學研究的經驗告訴科學家,最大的黑洞應住在最大的城市裏,如台北或紐約,應有很多星球作鄰居;不過這次發現的超級大黑洞卻住在如同罕無人迹、較為偏僻的鄉下小鎮裏,在理論上較難解釋,「它的質量這麼高,一定吃了非常多東西,才變成如此肥壯」。目前所知宇宙約168億年,這次發現的黑洞可能有100億年,已很衰老,「就像是位退休軍官」。
新聞世家出身 母親促「通俗」談研究
現年50歲的馬中珮生於台灣,從小把父母的書房當臥室,母親陪伴觀星,培養馬中珮對學識、對天文的喜愛。馬在台讀完高中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系深造,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主研天文物理、宇宙理論。她曾於2001年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傑出青年研究人員獎,2003年榮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邁爾夫人物理獎(Maria Goeppert Mayer Award),目前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教授。
修習小提琴 曾掙扎投身音樂
馬中珮的父親是資深新聞學者馬驥伸,母親是前《中華日報》社長黃肇珩。黃表示,女兒追根究柢的精神來自父母做記者的求實精神,母女每周都會通話,自己常像記者一樣問女兒研究的獨特之處,並要女兒以通俗方式解釋。
此外,馬中珮亦頗有藝術造詣。她曾在科學與音樂間掙扎,聽取許多老師「沒有音樂家可在業餘玩物理,但很多物理學家在業餘玩音樂」的建議後,入讀麻省理工,又在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院修習小提琴表演課程,研究之餘常上台演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