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應正亮﹕《十年》馬主低調有理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07日 06:35
2016年04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齣似學生習作嘅電影攞獎,竟然搞到滿城風雨,再一次證明現實生活真係好睇過戲。《十年》攞獎,百分百係政治因素使然,到底金像獎評委是否應該考慮政治因素,留番畀學者討論,真正值得回答、反省嘅問題,係究竟《十年》點解會攞最佳電影,究其原因,其實同本土派、港獨派同出一轍。


《十年》得獎當晚,金像獎主席爾冬陞引述羅斯福嘅名言「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立即在網上洗版,爾大導突然變咗英雄,相信連佢自己都估唔到。佢當晚點解會講呢句說話?只要睇下電影界仝人事後爭住批評《十年》得獎,已經可以感受到大家嘅「恐懼」。無他,根據金像獎評選方式,最佳電影近乎係由電影界公投選出,讓《十年》奪獎,結果等如香港電影界的政治表態,電影公司老闆點會唔驚得罪北大人,影響將來嘅生意?雖說港產片市况大不如前,但如今內地合拍片的市場,票房過億是等閒事,是當年港產片市場無法比擬的,而內地是政策市,電影公司老闆們一切自然要以阿爺心情行先。


電影公司老闆表態劃清界線

事實上,亦不只是老闆們才感到恐懼,就連有份投資《十年》的,到今天其實亦一直維持低調。早在《環球時報》公開向《十年》發炮之前,江湖上已有不少內地朋友在香港收風,想了解這齣電影背景,例如幕後老闆、資金等等。要出動專人收風,自然係因為《十年》這齣電影幕後人士一直密密實實,製片商是一間新成立的「十年電影工作室」,傳媒訪問亦只見五名後生導演。筆者有電影界朋友都問,到底電影監製Andrew Choi是誰?


原只預社區播放 舒琪穿針引線

《十年》以50萬元的製作費,換來600萬元票房和最佳電影獎,有說是去年電影圈的最成功投資案例,據講,不少歐美片商已經接觸了製片商洽購版權,可見這項投資還有極大的潛力未發揮。到底是誰如此有眼光,買中了世紀冷馬?原來不是任何電影公司,而是有基督教背景的「突破機構」,而Andrew Choi蔡廉明就是「突破」創辦人蔡元雲醫生的兒子,在突破任影音及數碼媒體經理。


據說,一直做青年工作的突破,撥出50萬元讓年輕人搞獨立電影,原來只計劃作社區播放,但後來被「佔中電影人」舒琪相中,穿針引線在戲院公演五場,符合了參加電影金像獎的資格,怎知賣個滿堂紅,and the rest is history。而至今,監製的蔡廉明和出資的突破機構依然維持低調,理由亦毋須「畫公仔畫出腸」。阿爺若真的要追究,可能要向「耶穌」這個「外國勢力」問責。


跟梁天琦一樣 梁特慷慨送票

《十年》的成功也許真是無心插柳,但沒有合適的土壤,苗亦不會長成樹。對於一班有票的「電影節選委」,大部分都是專業電影人,不可能一面倒都是政治掛帥,要他們投出政治票,要一個怎樣的社會背景、情緒和決心?其實一點都不難想像。同樣,在新界東普選中投給本民前梁天琦的6萬多票,背景原由與今次《十年》事件有非常多的共通之處,說到底,都是阿爺和梁特政府慷慨送出的選票。港獨議題被炒熱,歷史會否又在重演,就在乎阿爺一念。


[應正亮 廿四味]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