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瑞信陳昌華:犧牲銀行 救經濟股市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07日 06:35
2016年04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瑞信董事總經理及中國研究部主管陳昌華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債轉股」是以犧牲銀行的利益來降低整體經濟的槓桿率,對於經濟以及股市或是好事。


他稱,過去多年來,內地嘗試解決高槓桿率的問題。去年中,中國的債務佔GDP比重已達到215%,今年可能還會繼續增加。他進一步解釋,內地政府曾經嘗試通過減少債務來降槓桿,最終結果是,債務減少的同時,GDP大幅回落,槓桿率反而繼續攀升。債轉股是一個新的方向,可能是解決中國高槓桿率的一條出路。但他相信銀行的職能是銀行,而不是重組資產,由銀行來做債轉股是不恰當的。


但他認為,債轉股對整體經濟或者股市可能是好事。美元走弱有利於中國股市,加上A股有機會6月「入摩」,以及深港通通車,故他短期內看好股市。但長線仍取決於經濟基本面。


美銀美林:國際經驗多失敗

美銀美林則表示,「債轉股」不能真正解決中國不良貸款的問題。該行稱,「債轉股」在國際中並不罕見,比如二次大戰後的日本,但最終證明失敗,主要是雙方存在利益衝突,風險轉嫁予銀行。中國在1990年代末期,一些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例如中國信達(1359),購入大量債轉股資產,之後能夠從部分資產中獲利,主要是靠過去十年是地產及商品市場牛市,然而該等資產管理公司卻仍有許多之前購下的債轉股資產尚待處理。


美銀美林稱,經該行接觸的銀行業人士普遍對「債轉股」存疑,認為此舉使銀行喪失贖回抵押品的能力,而換取「殭屍企業」的股份毫無價值。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