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各地政府莫財,財政政策振興經濟暫時無望,眼見經濟復蘇乏力,也只能「獨沽一味」依靠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可惜量寬與負利率也逐漸失效,所以筆者早有預言,作為政府的必然會挖空心思製造所有可以抽稅的理由。難怪日本安倍政府即使冒上《安倍經濟學》失敗收場的風險,依然堅持第二度上調消費稅的計劃不變。
「政商名人稅」名單外泄 惹逃稅驚魂
近日巴拿馬某律師行忽然爆出為大批環球政商以至娛樂體育界名人,開設離岸空殼公司處理個人帳戶的活動已外泄。姑勿論眾多名人透過開設離岸空殼公司處理個人帳戶的做法動機為何(避稅?逃稅?洗黑錢?),有關做法肯定已經觸動全球政府財政部門與稅局的神經。對這群非富則貴的人士而言,今後可能被追討稅款的風險,恐怕較釀成個人醜聞的風險更大;而對於莫財的政府而言,這份「政商名人稅」的名單,有如從天上掉下來的大餅一樣,豈容錯過!
近年多家國際大型銀行曾因為協助富人海外避稅甚至逃稅而被判罰,繳付了數以十億美元計金額,對此銀行界記憶猶新;如今負責協助全球知名客戶成立離岸空殼公司以管理個人帳戶的大型跨國銀行集團,又要擔心再一次成為各地政府開徵罰款的藉口。
富人稅難抽,因為有錢人更有條件委託專家幫忙避過稅網。今次巴拿馬律師行資料外泄事件,是意外?是巧合?是單一事件,抑或陸續有來?
英提徵糖稅 助國民減低癡肥
別以為各地政府只會把抽稅的焦點放在身家豐厚的政商名流身上,普羅大眾依然是幫補庫房的主力。英國以至美國的地方政府正努力嘗試令徵收糖稅普及化,理由是國民過量攝取糖分導致健康問題,最終需要由社會共同承擔;徵收糖稅目的有助壓抑高糖分食品的消費,防患於未然(目前全美國只有加州柏克萊市政府成功實施糖稅)。
英國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已正式提出徵收糖稅,預計順利立法通過後,最快2018年正式實施。而受英美政府的「啟發」,據聞南非政府已有類似方案,而歐洲、亞洲及南美洲亦有國家打算依樣畫葫蘆,以保障國民健康為名,聲稱糖稅所得會撥作國民健康訊息宣傳開支之用。即使糖稅未必能為政府庫房帶來龐大的收益,但長遠減輕政府因國民癡肥問題而衍生的額外醫護開支負擔,亦是紓緩財政壓力的一大貢獻。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白銀(現貨):14.7至15.7美元
瑞郎(現貨):0.9450至0.9650瑞郎
滬深(現貨):3050至335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www.c1syndex.com)
wongsir.com.hk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王冠一 國際財經]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