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地儲值支付工具自去年11月中起踏入過渡期,最快今年第三季可正式獲發牌照,光明正大地營運。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表示,當局於第三及第四季分批發出牌照,原則上今年11月前應可處理好,同時當局正研究是否要求營運商找第三方託管客戶款項,甚或可將款項用於投資。
冀第三方託管款項
現時儲值支付工具過渡期過了將近一半,金管局公布部分最新數據。李達志表示,現時準申請者五成來自香港,三成來自內地,兩成來自歐美,目前儲值支付工具申請者數量達20多名,大家熟悉的營運商名字應該有申請。
據金管局資料顯示,該批申請者有32%是網上或流動支付,68%則為預付卡;另有有七成是現行發行人,其餘三成為新參與者。李達志補充,該批新參與者或於未來幾個月開始營運,或在取得牌照後才啟用,又或者等到過渡期結束後才推行相關支付工具。
同時,儲值支付工具營運時,會收到客戶儲值款項。金管局貨幣管理助理總裁鄭發表示,局方希望營運商找第三方託管款項,務求將客戶款項與營運商財務分開,「現正研究有何託管方法運作上比較簡單,希望有個簡單保障,成本又不至於太高」。李達志補充,當中款項可用作投資,但可能只准投資在流動性高或銀行存款等穩健產品。
鄭發重申,儲值額上限不會一刀切,視乎個別營運商需要而定,但強調要有上限,例如就反洗錢角度看,如果支付工具只為本地個別零售商而設,則要求較低,但如果涉及跨境支付等功能,則要求可能較高。李達志亦提到,當局已要求每位申請者準備好退出市場的計劃,惟現時無監管制訂退出程序,然而局方有與各申請者緊密聯繫,他們大致不認為退出市場有困難。
冀第三方託管款項
現時儲值支付工具過渡期過了將近一半,金管局公布部分最新數據。李達志表示,現時準申請者五成來自香港,三成來自內地,兩成來自歐美,目前儲值支付工具申請者數量達20多名,大家熟悉的營運商名字應該有申請。
據金管局資料顯示,該批申請者有32%是網上或流動支付,68%則為預付卡;另有有七成是現行發行人,其餘三成為新參與者。李達志補充,該批新參與者或於未來幾個月開始營運,或在取得牌照後才啟用,又或者等到過渡期結束後才推行相關支付工具。
同時,儲值支付工具營運時,會收到客戶儲值款項。金管局貨幣管理助理總裁鄭發表示,局方希望營運商找第三方託管款項,務求將客戶款項與營運商財務分開,「現正研究有何託管方法運作上比較簡單,希望有個簡單保障,成本又不至於太高」。李達志補充,當中款項可用作投資,但可能只准投資在流動性高或銀行存款等穩健產品。
鄭發重申,儲值額上限不會一刀切,視乎個別營運商需要而定,但強調要有上限,例如就反洗錢角度看,如果支付工具只為本地個別零售商而設,則要求較低,但如果涉及跨境支付等功能,則要求可能較高。李達志亦提到,當局已要求每位申請者準備好退出市場的計劃,惟現時無監管制訂退出程序,然而局方有與各申請者緊密聯繫,他們大致不認為退出市場有困難。
留言 (0)